-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A产品当月成本超支184万元
- B.A产品当月直接材料超支160万元
- C.A产品当月直接人工超支16万元
- D.A产品当月制造费用超支8万元
- A.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
- B.固定资产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职工薪酬
- 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专门借款利息
- D.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 A.销售商品的价款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代购方垫付的包装费
- D.代购方垫付的运杂费
- A.划转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处置原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 C.利用国家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
- D.盘盈的固定资产
- A.现金折扣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
- B.企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C.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 D.已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 A.面值
- B.应计利息
- C.利息调整
- D.公允价值变动
- A.记账凭证没有错误,但账簿记录有数字错误
- B.因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有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C.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其他应付款
- C.应交税费
- D.其他应收款
- A.劳动保险费
- B.业务宣传费
- C.广告费
- D.业务招待费
- A.发生的注册费
- B.发生的聘请律师费
- C.发生的材料费
- D.发生的开发人员的人工费
- 31
-
甲公司实现计时工资制度生产M产品,M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计划为20小时,实际为21小时;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为100元/小时,实际为110元/小时。甲公司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为( )元。
- A.100
- B.110
- C.200
- D.210
- A.资本公积
- B.其他业务收入
- C.其他应付款
- D.营业外收入
- A.现金
- B.短期投资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货币资金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 B.租出投资性房地产收取的租金记人“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 C.同一企业可分别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对不同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 D.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计量模式.
- A.“股本”
- B.“库存股”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能够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B.能够为半成品的实物管理提供数据
- C.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 D.便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 A.3
- B.10
- C.429
- D.5
- A.利润分配
- B.投资收益
- C.盈余公积
- D.资本公积
- A. 960 000
- B. 0
- C. 40 000
- D. 1 000 000
- 40
-
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260万元,本年度实现净利润300万元,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2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为( )万元。
- A.460
- B.510
- C.540
- D.560
- A.987.5
- B.1000
- C.1067.5
- D.1080
- A.1.17
- B.1
- C.1.12
- D.1.35
- A.225
- B.275
- C.375
- D.400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A.固定资产
- B.在建工程
- C.营业外支出
- D.长期待摊费用
- A.多栏式明细账
- B.卡片式明细账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D.横线登记式明细账
- A.“短期借款”
- B.“应付账款”
- C.“其他应付款”
- D.“预付账款”
- A.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
- B.设备出租收入
- C. 违约金收入
- D.销售商品收取的不含税价款
- A.10
- B.12
- C.3
- D.5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 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
-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 D.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