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外埠存款
- B.银行汇票存款
- C.信用卡存款
- D.存出投资款
- A.企业应对已出租的建筑物计提折旧
- B.企业应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摊销
- C.企业不应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
- D.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A.销售原材料的成本
- B.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收入
-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产计提的折旧
- D.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营业税
- A.应付股利
- B.盈余公积
- C.利润分配
- D.本年利润
- A.上缴上级支出
- B.现金盘亏损失
- C.事业支出
- D.捐赠支出
- A.接受投资者投入实物
- B.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接受现金捐赠
- D.向投资者宣告利润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企业的全资子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B.企业接受非现金投资
- C.企业提取法定公积金
- D.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现金股利
- A.事业收人
- B.经营收入
- C.上缴上级支出
- D.应缴财政专户款
- A.企业代国家收取的增值税
- B.处置固定资产取得价款
- C.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罚款
- D.出售原材料取得价款
- A.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支出
- B.开发过程中的开发支出
- C.开发过程中领用的材料
- D.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
- A.收到的税费返还款
- B.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C.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
- D.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 A.房产税
- B.土NNNN
- C.车船税
- D.资源税
- A.企业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属于营业收入范畴
- B.企业只能对全部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一种后续计量模式
- C.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 D.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波动计人当期损益
- A. 对外销售材料收入
- B. 出售专利所有权收入
- C. 处置营业用房净收益
- D. 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入
- A.预收货款的数额
- B.企业向购货方发货后冲销的预收货款的数额
- C.收到购货单位补付货款的数额
- D.退回购货方多付货款的数额
- A.因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B.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C.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没有错误,但账簿记录有数字错误
- A.交互分配法
- B.直接分配法
- C.约当产量法
- D.机器工时比例法
- A.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 B.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均包括买价和税费
- C.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持有期间均需要分期计提折旧或摊销
- D.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期末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减值损失,且一经计提均不得转回
- A.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销售商品收入
- C.提供劳务收入
- D.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 A.接受捐赠材料
- B.处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 C.应付账款获得债权人豁免
- D.对外捐赠材料
- A.应付账款
- B.应收票据
- C.应付票据
- D.应付职工薪酬
- A.红字更正法
- B.划线更正法
- C.重新编制记账凭证
- D.补充登记法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经济业务的内容
- C.经济业务的类型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
- A.累计未分配的利润
- B.本年实现的净亏损
- C.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 D.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 A.主营业务收入
- B.其他业务收入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外收入
- A.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 B.不计算月末在产品的材料成本
- C.不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加工费用
- D.月末在产品分配结转间接计入费用
- A.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B.发生的清理费用
- C.结转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 D.结转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
- A.财政补助结转
- B.非财政补助结转
- C.经营结余
- D.事业结余
- 30
-
分批法适用于( )。
- A.单件、小批生产
- B.大批大量生产
-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 D.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 A.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流动比率是越高越好
- B.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 C.不同企业的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 D.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
- 32
-
分步法适用于( )。
- A.大量成批生产
- B.单件小批生产
- C.单步骤生产
- D.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 A.200
- B.5.OO
- C.300
- D.100
-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B.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D.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 A.资本公积
- B.其他业务收入
- C.其他应付款
- D.营业外收入
- A.对应登记
- B.同时登记
- C.平行登记
- D.分别登记
- A.管理费用
- B.资本公积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业务收入
- A.应交税金
- B.应付股利
- C.专项应付款
- D.预提费用
- A.收入
- B.负债
- C.费用
- D.利润
- A.在劳务完成时
- B.按完工百分比法
- C.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
- D.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扣除现金折扣的金额
- A.果果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仍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 B.果果与老张夫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 C.果果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果果的亲生父母与老张夫妇协商确定
- D.果果与老张夫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人民法院裁定
- A. 240
- B. 200
- C. 260
- D. 280
- A.购货取得的增值税发票
- B.出差取得的飞机票
- C.工资结算单
- D.住宿费发票
- A.应付现金股利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代扣职工房租
- D.代垫职工医药费
- A.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
- B.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 C.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 D.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 A.264.5
- B.294.5
- C.321.5
- D.235
- A.应付现金股利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应付管理人员工资
- A.310.2
- B.343.2
- C.326.7
- D.349.8
- A.应付职工薪酬
- B.银行存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应交税费
- A.19500
- B.20900
- C.20000
- D.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