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8.4
- B.11.2
- C.41.6
- D.14.4
- A.152.8
- B.160.4
- C.153.6
- D.159.6
- A.764
- B.802
- C.768
- D.798
- A.借:在建工程200 贷:库存商品200
- B.借:主营业务成本196 贷:库存商品196
- C.借:在建工程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 D.借:在建工程230 贷:库存商品19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发生下列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业务: (1)该企业于2013年1月1日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为7%,期限为5年,按年计息,每年1月5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该企业将取得的借款资金全部用于当年1月1日开工的一栋办公楼建设项目,假设建造期计提的借款利息均符合资本化条件。建造过程中发生以下业务: ①用借款购人工程物资一批,购买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为34万元,当时全部领用;
- A.借:银行存款200 贷:长期借款200
- B.借:在建工程14 贷:应付利息14
- C.借:银行存款200 贷:短期借款200
- D.借:在健工上14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14
- A.3959.75
- B.4903.72
- C.2015.78
- D.3015.78
- A.895.98
- B.156.03
- C.1043.97
- D.443.97
- A.3968
- B.4018
- C.4033
- D.3918
- A.借:固定资产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贷:实收资本1500 &nb
- B.借:银行存款98 投资收益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100
- C.借:营业外支出2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
- D.借:其他业务成本30 贷:累计折旧30
- A.应付债券应确认的金额为2000万元
- B.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利息应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 C.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利息应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 D.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A.55
- B.50
- C.45
- D.22.5
- A.-3101
- B.-250
- C.250
- D.310
- A.应借记“制造费用”37.5
- B.应借记“管理费用”37.5
- C.应借记“制造费用”31.25
- D.应借记“管理费用”31.25
- A.借:资产减值损失32.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2.5
- B.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300
- C.借:资产减值损失38.7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8.75
- D.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 正确
- 错误
- A.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一般情况下,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B.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不含税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
- C.小规模纳税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应设置“已交税金”等专栏
-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额可计入进项税额,并由销项税额抵扣,而不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 A.该科目借方反映事业单位实际取得的短期投资
- B.该科目贷方反映因出售或到期收回而减少的短期投资
- C.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持有的短期投资的实际成本
- D.该科目期末无余额
- A.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 B.需要计算和结转各步骤产品的生产成本
- C.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 D.一般不需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
- A.主营业务收入
- B.其他业务收入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外收入
- A.经营活动中计提的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 B.企业购置厂房应交的房产税
- C.销售应税矿产品计提的资源税
- D.经营活动中发生签订借款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A.销售商品发生的售后服务费
- B.委托代销商品支付的手续费
- C.结转的随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预计的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A.销售材料产生的收入
- B.提供运输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
- A.原材料或工具等短缺停工
- B.设备故障停工
- C.季节性停工
- D.计划内减产停工
- A.冶金企业
- B.重型机器制造
- C.纺织企业
- D.设备修理作业
- A.采用直接分配法,实际发生的费用与分配转出的计划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 B.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需要经过两次分配完成
- C.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之间需进行交互分配
- D.采用顺序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收益多的后分配,受益少的先分配
- A.接受外商投资
- B.资本公积弥补亏损
-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 A.73.2
- B.76
- C.78.2
- D.77.O2
- A.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的应付款项
- B.具有款项主要形成固定资产并分期付款的特点
- C.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 D.包括应付租人包装物的租金
- A.32
- B.40
- C.72
- D.92
- A.24
- B.26.67
- C.30
- D.18
- A.120
- B.140.4
- C.102
- D.108
- A.投资者投入资本的金额大于所占份额
- B.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C.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
- D.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A.从银行借入的8个月的借款
- B.预付材料采购款
- C.应付的租人包装物租金
- D.购买材料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
- A.220
- B.200
- C.80
- D.100
- A.事业结余借方余额
- B.经营结余借方余额
- C.事业结余贷方余额
- D.经营结余贷方余额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B.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 C.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 D.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 A.52000
- B.57778
- C.59000
- D.59340
- A.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
- B.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余额
- 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余额
- D.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阃收到包含在买价中的现金股利
- A.600
- B.550
- C.50
- D.5
- A.银行本票
- B.持有2个月内到期国债
- C.银行承兑汇票
- D.库存现金
- A.购买原材料应支付的款项
- B.借人的3年期的借款
- C.应付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租赁款
- D.应付租入厂房租金
- A.100
- B.50
- C.60
- D.80
- A.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 B.接受外单位的现金捐赠收入
- C.存货盘盈收人
- D.提供服务收入
- 54
-
甲企业2014年度的利润总额为4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80万元;收到的捐赠收入4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4年所得税费用为( )Y/元。
- A.940
- B.980
- C.1040
- D.1060
- A.1690.5
- B.1620.5
- C.1621.5
- D.1622
- A.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支出
- B.企业建造厂房支付的现金
- C.购买子公司支出的现金
- D.取得短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 A.50000
- B.10000
- C.20000
- D.30000
- A.4000
- B.4050
- C.4060
- D.4240
- A.14
- B.23.8
- C.26.2
- D.19
- A.4600
- B.4100
- C.4350
- D.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