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9.66
- B.152.66
- C.107.66
- D.105.66
- A.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 B.2012年末应计提的折旧额为40万元
- C.至2012年末累计计提的折旧额为41.17万元
- D.至2012年末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62万元
- A.业务(3)支付的业务招待费应计入销售费用
- B.业务(4)应计入管理费用
- C.业务(5)应计入管理费用
- D.业务(6)不需要做处理
- A.2和3
- B.20和0
- C.20和3
- D.2和0
- A.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之前,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175000元
- B.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之后,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170000元
- C.该投资性房地产不应计提减值准备
- D.该投资性房地产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5000元
- A.业务(1)实际收到款项时才能确认收入
- B.业务(1)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现金折扣1.6万元计入“财务费用”科目
- C.业务(2)确认其他业务收入1.2万元
- D.业务(2)确认营业税0.06万元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 A.出租办公楼取得的收入应记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
- B.出租办公楼取得的收入应记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
- C.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为5000元
- D.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为30000元
- A.借:固定资产307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800
- B.借:固定资产30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 C.2012年计提折旧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1750 贷:累计折旧1750
- D.2012年计提折旧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1750 贷:累计折旧1750
- A.该厂房最终的价值为782000元
- B.购人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入账价值是585000元
- C.购人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入账价值是500000元
- D.建造厂房领用本公司生产的水泥时,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97000元
- A.生产车间产品耗用的费用为2982元
- B.第一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费用为1710元
- C.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费用为1932元
- D.管理部门的费用为256元
- A.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也应该计提折旧或摊销
-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要将公允价值变动记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
- D.处置的收入记在“投资收益”科目中
- A.生产车间产品耗用的费用为3124元
- B.第一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费用为1644元
- C.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的费用为1852元
- D.管理部门的费用为260元
- A.交互分配时,供电车间的分配率为0.08
- B.交互分配时,机修车间的分配率为0.8
- C.对外分配时,供电车间的分配率为0.084
- D.对外分配时,机修车间的分配率为0.88
- 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采用交互分配法,供电车间分给机修车间的费用320元
- B.采用交互分配法,机修车间分给供电车间的费用160元
- C.采用顺序分配法,应先分配供电车间的费用
- D.采用顺序分配法,应先分配机修车间的费用
- A.供电车间的分配率为0.088
- B.机修车间的分配率为0.84
- C.供电车间的分配率为0.08
- D.机修车间的分配率为0.8
- 正确
- 错误
- A.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资本公积
- B.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人当期损益
- C.发生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 D.处置时,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对应处置部分应转入当期损益
- A.支付的加工费
-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 A.销售材料产生的收入
- B.提供运输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净收益
- D.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
- A.吸收投资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 B.企业无偿取得的商标权
- C.企业因合并产生的商誉
- D.无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 A.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核算,不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 B.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不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 C.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 D.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
-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
- A.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 B.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 C.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
- D.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 A.筹建期间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 B.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 C.生产经营期间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 D.生产经营期间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A.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B.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C.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已经转移
- D.没有继续保留资产的控制权
- A.营业税
- B.消费税
- C.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
- D.印花税
- A.增值税
- B.城市维护建设税
- C.教育费附加
- D.矿产资源补偿费
- A.被投资企业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 B.处置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
- C.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 D.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
- A.0
- B.6250
- C.500000
- D.250000
- A.500
- B.675
- C.605
- D.545
- A.150
- B.240
- C.350
- D.500
- A.超支1099
- B.超支1199
- C.节约16141
- D.节约16241
- A.贷记“其他业务收入”500万元
- B.借记“其他业务成本”300万元
- C.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25万元
- D.贷记“营业外收入”175万元
- A.发出商品时
- B.收到商品销售货款时
- C.商品运抵并开始安装时
- D.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时
- A.企业为职工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
- B.企业应交的土地使用税
- C.耕地占用税
- D.应交土地增值税
- A.200
- B.203
- C.237
- D.234
- A.销售价款和手续费之和
- B.销售价款和增值税之和
- C.商品售价
- D.收取的手续费
- A.16.8
- B.21.6
- C.22.4
- D.24
- A.固定资产维修费
- B.聘请中介机构费
- C.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
- D.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
- A.A公司应于5月1日确认收入50万元
- B.A公司应于5月1日确认收入20万元
- C.A公司应于7月1日确认收入50万元
- D.5月1日确认成本20万元
- A.移动加权平均法
- B.先进先出法
- C.个别计价法
- D.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A.历史成本
- B.公允价值
- C.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 D.可变现净值法
- A.应计利息
- B.短期借款
- C.应付利息
- D.财务费用
- A.财务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管理费用
- D.在建工程
- A.营业外收入
- B.资产减值损失
- C.投资收益
- D.财务费用
- A.4349
- B.3451
- C.2349
- D.2451
- A.应付现金股利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应付管理人员工资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 B.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C.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D.资产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资源
- A.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万元
- B.借记“资产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500万元
- C.借记“资产减值损失”250万元
- D.借记“资产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250万元
- A.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 B.入库前挑选整理费
- C.购买存货支付的价款
- D.入库后的仓储费用
- A.主营业务收入
- B.其他业务收入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