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0
- B.90
- C.80
- D.120
- A.本月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该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 B.发生的无形资产研究费用期末应该记入“研发支出一资本化支出”科目
- C.计提的长期借款利息不是筹建期间且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该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 D.计提的长期借款利息如果是筹建期间的,应当记入“在建工程”科目
- A.计提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应该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 B.发生的管理部门人员工资应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 C.支付的广告费用应该记人“销售费用”科目
- D.支付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劳动保险费应该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 A.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是20000元
- 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发生额是180000元
- C.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发生额是100000元
- D.制造费用科目的发生额是115000元
- A.206320
- B.207320
- C.204320
- D.206820
- A.应付账款科目减少3000元
- B.原材料科目增加24250元
- C.原材料科目增加20000元
- D.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月末应先暂估入账,下期初作相反分录冲回
- A.周转材料科目增加1000元
- B.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减少1000元
- C.应付票据科目减少2925元
- D.应付票据科目增加2925元
- A.4380000
- B.4580000
- C.638000
- D.438000
- A.资料(3)中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00000元
- B.资料(4)中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00000元
- C.资料(5)中甲公司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 D.资料(6)中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损失20000元
- A.甲公司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 B.甲公司应冲减应收股利,同时增加银行存款
- C.甲公司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 D.甲公司应计人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
- A.借:生产成本 甲产品 1638000 贷:原材料 1638000
- B.借: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1640000<SPAN></SPAN>贷:原材料 1640000
- C.借:生产成本一乙产品 1310400<SPAN></SPAN>贷:原材料 1310400
- D.
- A.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1600万元
- B.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1560万元
- C.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1562万元
- D.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1602万元
- A.820
- B.818
- C.817. 64
- D.819
- A.383292
- B.327600
- C.32800&;
- D.383760
- A.818. 975
- B.818.6
- C.820
- D.819. 62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 B.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会返还给所有者
- C.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配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 D.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者权益之后,才能偿还负债
- A.按专业测量师测量的结果确定
- B.按提供的劳务量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确定
- C.按劳务各期耗时长短来确定
- D.按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A.债券的面值
- B.债券发行时产生的债券溢价
- C.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期末计提的债券利息
- D.
- A.企业开出支票,银行尚未支付
- B.企业送存支票,银行尚未入账
- C.银行代收款项,企业尚未接到收款通知
- D.银行代付款项,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
- A.以库存商品对外投资应交的增值税
- B.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的增值税
-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库存商品的增值税
- D.般纳税企业2010年1月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的增值税
- A.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已交的消费税
- B.材料委托加工后直接出售的应税消费品已交的消费税
- C.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加工非应税消费品的已交消费税
-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A.拨付给企业各内部单位的备用金
- B.应收的赔款
- C.收取的各种押金
- D.应向职工收取的垫付的医疗费
- A.企业筹建期间的借款费用
- B.资本化的借款利息支出
- C.销售商品发生的商业折扣
- D.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 A.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发出委托代销商品
- B.计提坏账准备
- C.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
- D.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 A.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 B.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 C.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 D.持有至到期投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转回时,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 A.转作短期借款
- B.转作应付账款
- C.转作其他应付款
- D.仅作备查登记
- A.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 B.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均包括买价和税费
- C.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持有期间均需要分期计提折旧或摊销
- D.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期末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减值损失,且一经计提均不得转回
- A.其他业务成本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B.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C.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D.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A.-14.5
- B.-13
- C.1.5
- D.-5
- A.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 B.不作为该企业资产核算,需备查登记
- C.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
- D.通过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 A.20000
- B.15000
- C.5000
- D.10000
- A.在建工程
- B.固定资产清理
- C.待处理财产损溢
- D.管理费用
- 45
-
某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用于房屋建造。该批消费品成本为1500万元,计税价格为250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则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
- A.1750
- B.1925
- C.2175
- D.3175
- A.10
- B.77
- C.95
- D.105
- A.1000
- B.3000
- C.4000
- D.2000
- A.消费税
- B.资源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 A.4600
- B.4100
- C.4350
- D.3600
- A.发行长期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
- B.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 C.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
- D.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 A.长期借款在筹建期间的利息
- B.带息应付票据的应计利息
- C.长期借款在生产经营期间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
- D.带息应收票据的应计利息
-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 A.O
- B.4
- C.16
- D.20
- A.90000
- B.140000
- C.160000
- D.170000
- A.15
- B.20
- C.35
- D.45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C.其他应付款
- D.营业外收入
- A.资本公积
- B.投资收益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营业外收入
- A.75
- B.200
- C.195
- D.105
- A.1300
- B.1900
- C.2110
- D.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