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付账款减少107 000元
- B.受托代销商品款减少100 000元
- C.银行存款减少107 000元
- D.营业收入增加10 000元
- A.730 000
- B.740 000
- C.560 000
- D.680 000
- A.借:银行存款117 000贷:发出商品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 B.借:银行存款117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 C.借:银行存款117 0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 D.借:银行存款117 000贷:受托代销商品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 A.营业收入减少50 000元
- B.银行存款减少58 500元
- C.财务费用减少500元
- D.库存商品增加30 000元
- A.“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借方发生额为120 000元
- B.“库存商品"科目贷方发生额为74000元
- C.“应收账款”科目借方发生额为20 400元
- D.“应交税费”科目贷方发生额为20 400元
- A.175.2
- B.172.8
- C.168.2
- D.178.6
- A.出售A设备形成的净损失为6.672万元
- B.出售A设备形成的净损失为4.272万元
- C.出售A设备列入现金流量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的金额为4.272万元
- D.出售A设备列入现金流量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的金额为45.528万元
- A.190
- B.222.3
- C.225
- D.257.3
- A.企业支付的A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费计入制造费用
- B.企业支付的A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费计人管理费用
- C.2014年6月,亚东公司为A设备计提的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 D.2014年7月,亚东公司为A设备计提的折旧计人其他业务成本
- A.1080
- B.10 10
- C.1000
- D.960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支出
- C.管理费用
- D.资产减值损失
- A.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专利权
- B.转让无形资产
- C.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D.摊销无形资产
- A.“银行存款”科目借方发生额增加160万元
- B.“无形资产”科目贷方发生额增加240万元
- C.“营业外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增加8万元
- D.“应交税费”科目贷方发生额增加8万元
- A.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应于会计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 B.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应于资产形成时计人无形资产初始成本
- C.自行研发专利技术应自2015年6月份开始摊销
- D.自行研发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应计人产品生产成本
- 正确
- 错误
- A.直接分配法
- B.计划成本分配法
- C.代数分配法
- D.交互分配法
- A.溢价发行股票
- B.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C.按面值发行债券
- D.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A.支付的租人包装物押金
- B.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
- C.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D.为职工垫付的住房租金
- A.专用发票上列明的采购价格
- B.专用发票上列明的增值税额
- C.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进口关税
- D.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 A.企业以转账支票支付劳务款
- B.企业将款项汇往外地开立采购专用账户
- C.企业销售商品收到购货方交来的商业汇票
- D.企业将资金存入在证券公司指定银行开立的投资款专户
- A.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的流动而结转
- B.半成品按发生地登记成本
- C.必须开设“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 D.有利于半成品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
- A.“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C.“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D.“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中属于应收账款的金额
- A.设定收益计划
- B.设定提存计划
- C.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予以职工的补偿
- D.企业股利职工自愿接受减裁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 A.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 B.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 A.直接分配法
-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 C.定额比例法
- 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 A.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 B.对子公司的投资
- C.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 D.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和子公司以外其他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 A.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 B.非流动资产基金
- C.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 D.财政应返还额度
- A.管理费用
- B.完工产品成本
- C.销售费用
- D.月末在产品成本
- A.原材料盘亏损失
- B.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款
- C.存货减值损失
- D.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
- A.印花税
- B.为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房产税
- C.诉讼费
- D.矿产资源补偿费
- A.以银行存款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 B.在建工程领用工程物资
- C.以银行存款偿付应付账款
- D.生产产品领用包装材料
- A.186
- B.204
- C.154
- D.168
- A.产品展销费用
- B.预计的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C.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7 700
- B.8 700
- C.9 200
- D.10 700
- A.其他业务收入
- B.其他综合收益
- C.主营业务收入
- D.营业外收入
- A.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 B.预计的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C.计算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 D.接受资产捐赠实现的利得
- A.其他业务收入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综合收益
- D.资本公积
- A.1040
- B.960
- C.800
- D.1200
- A.借:银行存款
- B.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贷:财政补助收人
- C.借:银行存款
- D.借:事业支出贷:上级补助收人贷:事业收入
- A.在建工程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财务费用
- A.6
- B.7.02
- C.5.52
- D.5.265
- A.3600
- B.320。
- C.360
- D.720
- A.280
- B.300
- C.460
- D.580
- A.本年利润
- B.资本公积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业务收人
- A.100 000
- B.106000
- C.109 000
- D.103000
- A.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B.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存货跌价准备
- A.2720
- B.2560
- C.3840
- D.3650
- A.净利润
- B.利润总额
- C.营业利润
- D.营业收入
- A.441
- B.435
- C.431.8
- D.436.6
- A.2.8
- B.3.2
- C.2.56
- D.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