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95.98
- B.156.03
- C.1043.97
- D.443.97
- A.3959.75
- B.4903.72
- C.2015.78
- D.3015.78
- A.应付债券应确认的金额为2000万元
- B.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利息应通过“应付债券一一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 C.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利息应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 D.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A.3968
- B.4018
- C.4033
- D.3918
- A.生产成本3356.92
- B.制造费用2573.53
- C.生产成本3200
- D.制造费用2450
- A.借:基本生产成本3356.9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运输车间980.10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机修车间2376.82
- B.借:制造费用2573.53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运输车间816.75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机修车间1756.78
- C.借:管理费用1169.55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运输车间653.15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机修车间516.40
- D.借:制造费用11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运输车间600 辅助生产成本一一机修车间500
- A.借:固定资产2000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贷:实收资本1500 资本公积一一资本溢价840
- B.借:银行存款98 投资收益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100
- C.借:营业外支出2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
- D.借:其他业务成本30 贷:累计折旧30
- A.0.5
- B.0.3267
- C.0.3
- D.0.5167
- A.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科目金额150
- B.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科目金额200
- C.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科目金额200
- 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科目金额150
- 10
-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某工业企业设有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其本月发生的费用及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采用交互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计算时分配率的小数保留4位,分配的小数尾差计入管理费用。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项目 运输车间
机修车间
待分配费用
2400元
4700元
供应劳务数量
8000公里
9400工时
运输车间
400工时
机修车间
500公里
各部门耗
用劳务量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记入“生产成本”)
3000公里
4600工时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记入“制造费用”)
2500公里
3400工时
行政管理部门
2000公里
1000工时
运输车间在交互分配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是( )。
- A.0.5
- B.0.3267
- C.0.3
- D.0.5167
- A.201.2
- B.493.34
- C.180
- D.460
- A.76425
- B.52650
- C.82275
- D.75150
- A.255
- B.247.05
- C.200.01
- D.150
- A.17.65%
- B.15%
- C.33.33%
- D.50%
- A.购入的工程物资直接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 B.领用原材料用于在建仓库时,会计上对原材料要确认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C.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 D.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城市维护建设税
- B.销售商品应交的增值税
- C.处置固定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D.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
-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 B.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
- D.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
- A.180
- B.195
- C.165
- D.210
- A.医疗基金
- B.住房基金
- C.投资基金
- D.职工福利基金
- A.冶金企业
- B.重型机器制造
- C.纺织企业
- D.设备修理作业
- A.销售材料产生的收入
- B.提供运输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所取得的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
- A.成本法下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
- B.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利息
- C.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支付的相关费用
- A.出售一项专利技术实现收益150万元’
- B.将盈余公积中225万元用于转增资本
- C.对外投资(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现金股利106万元
- D.接受固定资产捐赠,价值221万元
- A.转销无需偿还的应付账款
-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C.股东大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D.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 A.计提坏账准备
- B.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C.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D.转让股票所得收益
- A.投资时支付的不含应收利息的价款
- B.投资时支付的手续费
- C.投资时支付的税金
- D.投资时支付价款中所含的已到期尚未发放的利息
- A.债券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债券面值的差额
- B.债券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债券面值的差额
- C.期末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
- D.债券的面值
- A.17550
- B.17400
- C.15795
- D.17250
- A.32.4
- B.32
- C.35.28
- D.36
- A.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B.增发新股
- C.向股东支付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 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2600
- B.4400
- C.1800
- D.2200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 B.企业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期间,应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 C.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该计入“应收利息”科目
- D.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 A.10000
- B.65000
- C.70000
- D.80000
- A.52000
- B.57778
- C.59000
- D.59340
- A.计提坏账准备
- B.计提带息应付票据利息
- C.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 D.计提长期借款利息
- A.0
- B.360
- C.363
- D.480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B.在产品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 C.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 D.定额比例法
- 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 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 C.应收的赔偿款
- D.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 A.320000
- B.308200
- C.324000
- D.320200
- A.借:短期借款1000000 财务费用15000 贷:银行存款1015000
- B.借:短期借款1000000 应付利息7500 财务费用7500 贷:银行存款1015000
- C.借:短期借款1000000 应付利息15000 贷:银行存款1015000
- D.借:短期借款1015000 贷:银行存款1015000
- A.300000
- B.188000
- C.400000
- D.388000
- A.140
- B.280
- C.110
- D.150
- A.60000
- B.80000
- C.140000
- D.180000
- A.100
- B.50
- C.60
- D.80
- A.应收账款借方
- B.应收账款贷方
- C.应付账款借方
- D.应付账款贷方
- A.对外出租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
- B.一般纳税企业购买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 C.销售应税消费品时产生的消费税
- D.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交纳的营业税
- A.548
- B.668
- C.600
- D.592
- A.720
- B.640
- C.350
- D.600
- A.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B.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支出
- C.上缴上级支出
- D.资产处置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