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 000
- B.4 920
- C.4 980
- D.5 000
- A.250
- B.292.5
- C.286
- D.328.5
- A.离退休人员的工资
- B.业务招待费
- C.发出商品途中保险费
- D.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A.财务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管理费用
- D.在建工程
- A.应付票据
- B.应收账款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货币资金
- A.A生产设备和B环保装置确认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按5年计提折旧
- B.A生产设备确认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00万元,按10年计提折旧,B环保装置实际发生成本1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 C.A生产设备和B环保装置确认两个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分别为500万元和100万元,按5年计提折旧
- D.A生产设备和B环保装置确认两个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分别为500万元和100万元,分别按10年和5年计提折旧
- A.100
- B.40
- C.900
- D.0
- A.发出商品日期
- B.受托方发出商品日期
- C.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日期
- D.全部收到款项
- A.43
- B.65
- C.68
- D.73
- A.约定未来购入的存货
- B.发出商品
- C.材料成本差异
- D.委托加工物资
- A.90
- B.60
- C.120
- D.30
- A.-2
- B.1.6
- C.3
- D.8
- A.其他应付款
- B.银行存款
- C.预付账款
- D.应付职工薪酬
- A.650
- B.700
- C.950
- D.1 000
- A.5
- B.-5
- C.0
- D.2.5
- A.长期借款在筹建期间的利息
- B.带息应付票据的应计利息
- C.长期借款在生产经营期间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
- D.带息应收票据的应计利息
- A.60
- B.240
- C.300
- D.68.4
- A.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 B.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 C.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 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 A.4200
- B.4800
- C.3800
- D.4400
- A.营业外收入
- B.递延收益
- C.营业外支出
- D.管理费用
- A.4
- B.6
- C.54
- D.56
- A.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 B.接受投资者的投资
- C.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 D.股东大会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A.13
- B.15
- C.18
- D.23
- A.2700
- B.2704
- C.2830
- D.2834
-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 A.购置固定资产
- B.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
- C.与其他企业联营
- D.投资于外部项目
- A.228.55
- B.160
- C.150
- D.10
- A.诉讼费
- B.聘请中介机构费
-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D.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
- A.自用的房屋建筑物
- B.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 C.已出租的建筑物
- D.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 A.罚款收入
- B.出售固定资产收入
- C.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收取的价款
- D.出售无形资产收入
- A.确认当期财务费用
- B.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 C.确认当期管理费用
- D.确认当期主营业务成本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C.预付款项
- D.开发支出
- A.年数总和法
- B.实际利率法
- C.直线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A.1099
- B.1199
- C.16141
- D.16241
- A.810
- B.2 430
- C.900
- D.2 700
-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
- 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
- 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
- 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 A.应付账款
- B.应收票据
- C.应付票据
- D.应付职工薪酬
- A.60000和40000
- B.36000和24000
- C.42000和28000
- D.54000和36000
- A.其他业务成本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已售商品预计保修费用
- B.广告费用
- C.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资本溢价
- B.股本溢价
- C.处置无形资产形成的利得
- D.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A.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国债利息收入
- C.固定资产盘盈
- D.存货盘盈
- A.累计未分配的利润
- B.净利润
- C.净损失
- D.利润总额
- A.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 B.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 D.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 A.50
- B.25
- C.40
- D.15
-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A.营业外支出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