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固定资产1470.31万元
- B.无形资产5374.42万元
- C.在建工程370万元
- D.在建工程436.8万元
- A.借:在建工程 50 贷:库存商品 50
- B.借:在建工程 63.6 贷:库存商品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 C.借:在建工程 58.5 贷:库存商品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 D.借:在建工程 93.6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 A.1508.5
- B.1558.5
- C.1362.9
- D.1500
- A.借:工程物资 5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6.1 贷:银行存款 596.1
- B.借:工程物资 596.1 贷:银行存款 596.1
- C.借:在建工程 596.1 贷:工程物资 596.1
- D.借:在建工程 510 贷:工程物资510
- A.应收账款3079万元
- B.存货1585.76万元
- C.固定资产5098.28万元
- D.应付账款2475.66万元
- A.永发公司购入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入账金额为5280万元
- B.永发公司将购人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厂房,应将无形资产的金额计人在建工程
- C.土地使用权当年应计提的摊销金额为121万元
- D.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金额应计人在建工程
- A.永发公司与东大公司委托代销收入的确认时间为收到代销清单时
- B.永发公司销售给运达公司商品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应当确认收入
- C.永发公司销售给金木公司产品退回应当冲减5月份的收入
- D.永发公司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应当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 A.37.32
- B.42
- C.50.79
- D.41.32
- A.永发公司应当确认的收入为2850万元
- B.永发公司应当确认的应收账款的金额为3510万元
- C.永发公司实际收到运达公司货款为3277.5万元
- D.永发公司应当确认的财务费用为57万元
- A.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代销协议并发出商品时不能确认收入
- B.甲公司将商品发给D公司会减少甲公司的存货
- C.甲公司应在收到D公司发来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 D.甲公司支付给D公司的代销手续费应计入销售费用
- A.2337.5
- B.2637.5
- C.2237.5
- D.2345.5
- A.借:应收账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 B.借:主营业务成本 430 贷:库存商品 430
- C.借:银行存款 585 贷:应收账款 585
- D.借:银行存款 575 财务费用 10 贷:应收账款 585
- A.资料(2)甲公司应当一次性确认其他业务收入800万元
- B.资料(2)甲公司应当分期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 C.资料(3)甲公司当年应确认安装劳务收入300万元
- D.资料(3)甲公司当年应确认安装劳务收入937.5万元
- A.借:库存商品 7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0
- B.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应收账款 117
- C.借:库存商品 70 贷:发出商品 70
- D.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贷:应收账款 117
- 正确
- 错误
- A.工业企业销售原材料应作为企业的收入
- B.商贸企业销售固定资产不应作为企业收入
- C.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建商品房不应作为收入
- D.服务企业转让专利权不应作为收入
- A.“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C.“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D.“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A.事业单位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应当增加“事业收入”科目
- B.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应记人“经营收入”科目
- C.事业单位取得的存货盘盈收入应记入“其他收入”科目
- D.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应记人“上级补助收入”科目
- A.政府补助
- B.债务重组利得
- C.固定资产盘盈
- D.捐赠利得
- A.银行汇票存款
- B.银行本票存款
- C.信用卡存款
- D.持有1个月内到期的国债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平行结转分步法
- D.逐步结转分步法
- A.品种法核算对象是产品的品种,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无需设置“制造费用”项目
- B.分批法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其成本计算周期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 C.综合结转分步法到月末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D.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的产品生产成本并不伴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 A.对比分析法
- B.构成比率分析法
- C.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 D.趋势分析法
- A.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B.工业企业销售原材料成本
- C.工业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对应资产的折旧或摊销
- D.生产中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成本
- A.对所有者的分配
- B.前期差错更正
- C.盈余公积补亏
- D.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A.营改增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增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会扣减主营业务成本
- C.小规模纳税人在试点期间提供应税服务,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中
- D.小规模纳税人在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 A.转让专利权
- B.处置长期投资
- 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D.购入3个月到期的国债
- A.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B.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宦告分派股票股利
- C.采用成本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
- D.采用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
- A.确认主营业务收入金额为120万元
- B.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0.4万元
- C.确认财务费用金额为2.28万元
- D.甲公司实际收回价款为130.71万元
- A.97.2
- B.92
- C.101.2
- D.46.2
- A.2430
- B.1950
- C.1920
- D.2400
- A.200
- B.20
- C.10
- D.0
- A.事业基金
- B.非流动资产基金
- C.专用基金
- D.财政应返还额度
- A.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的现金
- B.向投资者支付现金股利
- C.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D.购入专利支付的现金
- A.210、270、120
- B.203、261、116
- C.203、281、116
- D.210、290、120
- A.5200
- B.5150
- C.5000
- D.4760
- A.货币资金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
- B.固定资产填列金额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C.资本公积应当根据“资本公积”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 D.长期借款应当根据“长期借款”科目总账余额填列
- A.事业单位存货在取得时应按照其实际成本人账
- B.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 C.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应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 D.事业单位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属于负债类科目
- A.销售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长期待摊费用
- A.事业结余
- B.事业基金
- C.非财政补助结余
- D.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 A.资产减值损失.
- B.资本公积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综合收益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其他业务收入
- D.投资收益
- A.净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 B.非财政补助专项结转资金留归本单位使用的应结转至事业结余
- C.事业单位需将事业结余资金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 D.非流动资产基金是事业单位对非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体现
- A.3.85%
- B.-16.8%
- C.4%
- D.16.8%
- A.企业的基本情况
- B.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
- C.所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损失)金额
- A.筹建期间借款的利息费用
- B.财务部门办公费
- C.外币汇兑收益
- D.金融业务咨询费
- A.34500
- B.118285
- C.131100
- D.47315
- A.1785
- B.5320
- C.6630
- D.6310
- A.企业取得100万元政府补助
- B.企业发生债务重组损失100万元
- C.企业资产发生减值100万元
- D.企业接受捐赠100万元
- A.企业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
- B.企业用银行本票购买办公用品
- C.企业将款项汇往外地开立采购专用账户
- D.企业为购买基金将资金存入证券公司指定银行开立的账户
- A.7083
- B.8000
- C.8500
- D.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