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耗用12000元
- B.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乙产品耗用11100元
- C.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其他耗用2100元
- D.行政管理部门耗用4500元
- A.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耗用35200元
- B.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乙产品耗用26400元
- C.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其他耗用8800元
- D.行政管理部门耗用7040元
- A.6.0
- B.6.5
- C.7.2
- D.7.5
- A.0.32
- B.0.36
- C.0.40
- D.0.44
- A."固定资产"增加2万元
- B."管理费用"增加2万元
- C."在建工程"增加2万元
- D."营业外支出"增加2万元
- A.交互分配法
- B.计划成本分配法
- C.生产工时比例法
- D.机器工时比例法
- A.前3年计提折旧所使用的折旧率为40%
- B.A设备2011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652万元
- C.B设备2011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580.32万元
- D.计提前3年折旧额时不需要考虑残值的影响
- A."银行存款"减少4050万元
- B."管理费用"增加2万元
- C."制造费用"增加2万元
-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680万元
- A.A设备的人账价值为1612万元
- B.B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450.8万元
- C.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967.2万元
- D.A设备分配购进固定资产总价款的比例为40%
-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额不应计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 15
-
如果企业2010年度末将"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2000万元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则在未发生记账等方面错误的情况下,该企业2010年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也应为2000万元。( )
- 正确
- 错误
- A."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C."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D."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A.销售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在建工程
- D.管理费用
- A.交互分配法
- B.机器工时比例法
-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 D.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 A.生产人员的薪酬
- B.生产设备的维修费用
- C.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
- D.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A.职工报销的差旅费
- B.业务招待费
-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D.车间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用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其他应付款
- C.应交税费
- D.其他应收款
- A.职工福利基金
- B.医疗基金
- C.修购基金
- D.住房基金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所得税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教育费附加
- B.印花税
- C.耕地占用税
- D.契税
- A.240
- B.200
- C.260
- D.280
- A.投资收益
- B.财务费用
- C.所得税费用
- D.营业外收入
- A.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 B.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 C.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 D.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 A.销售价款和手续费之和
- B.销售价款和增值税之和
- C.销售价款
- D.收取的手续费
- A.4.6875%
- B.4.9180%
- C.1.5625%
- D.1.6393%
-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A.经营活动中计提的教育费附加
- B.出售办公楼时计提的应交营业税
- C.经营活动中计提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 D.销售应税消费品时计提的应交消费税
- A.制造费用
- B.生产成本
- C.主营业务成本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320
- B.360
- C.400
- D.364
- A.2
- B.2.1
- C.2.34
- D.2.44
- A.156489.28
- B.12398.45
- C.1358677.19
- D.144356.24
- A.借出款
- B.备用金
-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 D.按照购货合同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 A.资本公积
- B.其他业务收入
- C.其他应付款
- D.营业外收入
- A.发出商品时
- B.收到商品销售货款时
- C.商品运抵并开始安装时
- D.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时
- A.450万元,450万元
- B.400万元,400万元
- C.450万元。400万元
- D.400万元,450万元
- A.拨人专款
- B.上级补助收入
- C.附属单位缴款
- D.销售税金
- A.300
- B.150
- C.100
- D.80
- A.238
- B.237.43
- C.224
- D.167.6
-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
- B.一般不存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 C.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
- D.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 A.其他货币资金
- B.银行存款
- C.在途货币资金
- D.现金
- A.10
- B.20
- C.30
- D.0
- A.45500
- B.50400
- C.60900
- D.61250
- A.182
- B.177.75
- C.186
- D.174.55
- A.填制的日期
- B.经济业务的内容
- C.接受单位的名称
- D.经济业务的记账方向
- A.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
- B.材料销售收入
- C.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 D.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