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期间费用为7.3万元
- B.期间费用为19万元
- C.营业利润为13万元
- D.营业利润为72万元
- A.168
- B.200
- C.208
- D.218
- A.5月5日,甲公司发生销售折让时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SPAN></SPAN>贷:银行存款35.1
- B.9月20日,甲公司销售材料时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7.55 贷:其他业务收入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借:其他业务成本10 贷:原材料10
- C.11月10日,甲公司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时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11.7 贷:应付职工薪酬11.7借:应付职工薪酬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借:主营业务成本8 贷:库存商品8
- D.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劳务收入,结转劳务成本的会计分录:借:预收账款75 贷:主营业务收入75借:主营业务成本50 贷:劳务成本50
- A.3月2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180万元
- B.3月2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176万元
- C.3月15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2万元
- D.3月15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1.8万元
- A.225
- B.235
- C.250
- D.280
- A.336
- B.400
- C.416
- D.436
- A.期间费用为15.6万元
- B.期间费用为38万元
- C.营业利润为26万元
- D.营业利润为144万元
- A.3月2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360万元
- B.3月2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352万元
- C.3月15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4万元
- D.3月15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3.6万元
- A.450
- B.470
- C.500
- D.560
- A.5月5日,甲公司发生销售折让时:借:主营业务收入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 贷:银行存款70.2
- B.9月20日,甲公司销售材料时:①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35.1 贷:其他业务收入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②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20<SPAN></SPAN>贷:原材料20
- C.11月10日,甲公司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时:①借:管理费用23.4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②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③借:主营业务成本16 贷:库存商品16
- D.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劳务收入,结转劳务成本时:①借:预收账款15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②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劳务成本100
- A.-1.13%
- B.1.13%
- C.0.05%
- D.5.95%
- A.-3000元
- B.3000元
- C.-2.5%
- D.2.5%
- A.-1.02%
- B.1.02%
- C.-9.35%
- D.9.35%
- A.-11500元
- B.11500元
- C.-1.11%
- D.1.11%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计提医疗基金
- B.计提统筹退休金
- C.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
- D.支付处置固定资产清理费用
- 正确
- 错误
- A.直接分配法
- B.交互分配法
- C.定额比例法
- D.约当产量比例法
- A.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
- B.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
- C.品种法
- D.简化分批法
- A.一般基金
- B.固定基金
- C.投资基金
- D.专用基金
- A.划转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 C.股本溢价
- D.盘盈的固定资产
-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 B.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 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
-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 A.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 B.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 C.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
- D.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
- A.大量生产
- B.成批生产
- C.单步骤生产
- D.多步骤生产
- A.短期借款
- B.长期借款
- C.其他长期负债
- 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A.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 B.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保险费
- C.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 D.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 A.25
- B.20
- C.12.5
- D.30
- A.81
- B.72.5
- C.75
- D.85
- A.事业结余
- B.经营结余
- C.结余分配
- D.拨出经费
- A.资产减值损失
- B.营业外支出
-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A.长期股权投资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预收账款
- D.无形资产
- A.200
- B.270
- C.300
- D.370
- A.20000
- B.8500
- C.10000
- D.6500
- A.3
- B.10
- C.429
- D.5
- A.220000
- B.12000
- C.115000
- D.85000
- A.计提坏账准备
- B.销售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D.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
- A.117000
- B.75000
- C.100000
- D.300000
- A.60
- B.63
- C.67.5
- D.70.5
- A.销售费用
- B.其他业务成本
- C.管理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455625
- B.430625
- C.336250
- D.425000
- A.50
- B.60
- C.200
- D.210
- A.支付的代销手续费用
- B.给予购货方的销售折让
- C.给予购货方的现金折扣
- D.推销商品时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 A."主营业务成本"
- B."发出商品"
- C."在途物资"
- D."库存商品"
- A.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 B.购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
- C.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利息
- D.因固定资产毁损而收取的保险公司赔偿款
- A.1040
- B.1140
- C.940
- D.740
- A.269
- B.274
- C.275
- D.280
- A.50
- B.150
- C.200
- D.-200
- A.216
- B.217.02
- C.240
- D.241.02
- A.约当产量法
- B.定额比例法
- 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 D.在产品成本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 A.资产减值损失
-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所得税费用
- D.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