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6 600
- B.7 600
- C.8 200
- D.6 000
- A.存货的增加
- B.待摊费用的增加
- C.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 D.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
- A.94 900
- B.81 900
- C.93 900
- D.82 900
- A.18 000
- B.2 000
- C.22 000
- D.20 000
- A.40 000
- B.15 000
- C.55 000
- D.60 000
- A.2010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1035 贷:银行存款1035
- B.2010年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丙公司(损益调整)57 贷:投资收益57
- C.2011年年末 借:投资收益1353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1287 长期应收款50 预计负债16
- D.2012年末 借:预计负债16 长期应收款50 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87 贷:投资收益153
- A.借:应收股利1400<span> </span>贷:投资收益1400
- B.借:应收股利1400<span> </span>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400
- C.借:应收股利1400<span> </span>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350<span> </span>投资收益1050
- D.借:银行存款1400<span> </span>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350<span> </span>投资收益1050
- A.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 累计折旧800 贷:固定资产1800
- B.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3430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 营业外收入200 主营业务收入1000 &nbs
- C.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贷:投资收益l001
- D.借:主营业务成本800 贷:库存商品800
- A.350
- B.-350
- C.1050
- D.-l050
- A.3.96
- B.8.04
- C.12
- D.10
- A.-l00
- B.100
- C.200
- D.-200
- A.2011年3月10日 借:应收股利 4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
- B.2011年3月25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45 贷:应收股利 45
- C.2011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70(900×30%) 贷:投资收益 270
- D.2012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485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92 ——损益调整 81 ——其他权益变动 8.O4 投资收益 3.96
- A.180
- B.3.96
- C.8.04
- D.192
- A.2010年3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960 应收股利 50 贷:其他货币资金 2010
- B.2010年3月20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50 贷:应收股利 50
- C.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40.2(134×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2
- D.2010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 贷:投资收益 240
- A.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不需要对其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 B.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投资方应确认投资收益
- C.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投资方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 D.被投资单位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投资方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C.预付款项
- D.开发支出
- A.实行定额备用金制的企业日常报销
- B.应收的各种罚款
- C.收取的各种押金
- D.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 A.应收账款
- B.无形资产
- C.固定资产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库存现金
- B.其他货币资金
- C.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 D.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
- A.递延年金是指隔若干期以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 B.递延年金没有终值
- C.递延年金现值的大小与递延期有关,递延期越长,现值越小
- D.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修理费用
-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
- C.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 D.生产工人工资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其他业务成本
- C.应交税费
- D.固定资产清理
- A.交互分配法
- B.直接分配法
- C.约当产量比例法
- D.计划成本分配法
- A.管理费用
- B.所得税费用
- C.其他业务收入
- D.长期待摊费用
- A.划转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接受固定资产捐赠
- C.利用国家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
- D.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回购股票
- A.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公司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各月收入
- B.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全部得到补偿时,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
- C.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 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D.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合同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时,公司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人
- A.若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会计期间,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B.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要在收到受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 C.资产使用费收入应当按合同规定确认收入
- D.在预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A.短期借款
- B.实收资本
- C.应收票据
- D.应收账款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 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 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 D.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
- A.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 B.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
- C.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尚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
- A.455 625
- B.430 625
- C.336 250
- D.425 000
- A.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
- B.用现金支付销售人员工资
- C.用现金支付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
- D.厂房的磨损
- A.应收账款借方
- B.应收账款贷方
- C.应付账款借方
- D.应付账款贷方
- A.630000
- B.508800
- C.667800
- D.480000
- A.810000
- B.1053000
- C.990000
- D.1170000
- A.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人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 B.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收入)
- C.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 D.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
- A.20
- B.24
- C.45
- D.145
- A.20 000
- B.8 500
- C.10 000
- D.6 500
- A.提供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
- B.材料销售收入
- C.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 D.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A.8 100
- B.8 700
- C.5 700
- D.5 100
- A.能够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B.能够为半成品的实物管理提供数据
- C.各生产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 D.便于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 A.26400
- B.52800
- C.40000
- D.39600
- A.销售税金
- B.经营支出
- C.固定资产
- D.原材料
- A.先进先出法
- B.移动平均法
- C.加权平均法
- 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 A.出售固定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B.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产品应交的增值税
- C.出租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D.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被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 A.6 078 000
- B.6 098 000
- C.6 093 800
- D.6 089 000
- A.借:财务费用750应付利息1500
- <span> </span>贷:银行存款2250
- B.借:财务费用1500<span> </span>应付利息750<span> </span>贷:银行存款2250
- C.借:财务费用750<span> </span>贷:银行存款750
- D.借:财务费用2250<span> </span>贷:银行存款2250
- A.盘亏的固定资产
- B.出售的固定资产
- C.报废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163.5
- B.183
- C.158.5
- D.155
- A.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 B.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 C.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 D.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 A.主营业务成本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应收账款
- B.乓他应收款
- C.预付账款
- D.预收账款
- A.当期损益
- B.在建工程成本
- C.无形资产成本
- D.固定资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