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银行存款2000<span> </span>贷:应收票据2000
- B.借:银行存款1984<span> </span>财务费用16<span> </span>贷:应收票据2000
- C.借:银行存款1984<span> </span>短期借款——利息调整16<span> </span>贷:短期借款2000
- D.借:银行存款2000贷:短期借款2000
- A.2000
- B.16
- C.1984
- D.0
- A.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的转销
- B.已被转销坏账的收回
- C.期末按备抵法进行坏账准备的转回
- D.由于债务人财务情况恶化,企业补提坏账准备
- A.3689.2
- B.1800
- C.3300
- D.3665.4
- A.1170
- B.1060
- C.1000
- D.0
- 6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华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公司应收款项的资料如下:
(1)2012年1月1日起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年初坏账准备无余额,账龄分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华筑公司201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账龄
(单位:万元)
应收款项明细账
合计
未到期
过期l个月
过期2个月
过期3个月
过期3~
11个月
应收票据——A公司
35000
11000
7500
5000
4000
7500
应收账款——B公司
29000
10000
7000
6000
6000
0
预付账款——C公司
38000
20000
8000
5500
4500
0
其他应收款——D公司
18000
4000
7500
6000
500
O
长期应收款——E公司
5000
5000
0
O
0
O
合计
125000
50000
30000
22500
15000
7500
由于债务单位E公司所处的洪灾地区,E公司财务状况不佳,面临破产清算,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为应收E公司未到期货款5000万元,其未来现金流量为2013年预计收回500万元,2014年预计收回1000万元,2015年预计收回2000万元,其余款项预计无法收回。假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1年
2年
3年
5%的复利现值系数
0.9524
0.9070
0.8638
华筑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
应收账款账龄
估计损失(%)
未到期
O.5
过期l个月
1
过期2个月
2
过期3个月
3
过期3个月以上
5
(2)2013年1月1日取得应收票据,票据面值为1000万元,6个月期限;2013年2月1日将该票据背书转让购进原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0万元,差额部分通过银行支付。
(3)2013年1月1日取得应收票据,票据面值为2000万元,6个月期限;2013年3月1日,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将该票据贴现(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收到款项1984万元
存人银行。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2年年末,长期应收款——E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 A.1500
- B.2000
- C.1865.4
- D.1889.2
- A.65 500
- B.49 500
- C.65 100
- D.69 100
- A.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余额
- 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 C.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 D.收到购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 A.29 700
- B.47 700
- C.47 500
- D.49 500
- A.18 000
- B.17 800
- C.20 000
- D.19 800
- A.100 000
- B.102 000
- C.102 200
- D.100 200
- A.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不属于包含在买价中的现金股利
- B.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余额
- 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余额
- D.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包含在买价中的现金股利
- A.100.8
- B.86.10
- C.93.6
- D.672
- A.生产企业外购的原材料在采购入库前发生的必要仓储费用
- B.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 C.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 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
- A.15 400
- B.10 010
- C.10 100
- D.10 780
- A.3 948
- B.3 939
- C.3 942
- D.3 965
- A.1 991.79
- B.2 125.8
- C.3 194.8
- D.2 396.1
- 19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某工业企业6月份甲种材料的购进、发出和结存情况如下:
单位:元
日期
摘要
数量(件)
单价
金额(元)
6月1日
期初结存
500
10
5 000
6月5日
购进
400
11
4 400
6月10日
发出
600
6月19日
购进
600
12
7 200
6月25日
发出
800
6月29日
购进
200
14
2 800
本月发出的材料中,65%用于在建工程,20%用于生产车间共同耗费(所生产的产品尚未对外销售),7.5%用于企业管理部门耗费,7.5%用于销售部门耗费。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时,6月5日、6月19日购进材料后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分别是( )元。
- A.10.25
- B.10.36
- C.10.44
- D.11.48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根据测量的已完工作量加以确定
- B.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计算确定
- C.按已经收到的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比例计算确定
- D.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计算确定
- A.直接人工
- B.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A.预付职工差旅费
- B.代购货单位垫付的运杂费
- C.销售产品应收取的款项
- D.对外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
- A.闲置的固定资产
- B.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 C.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 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 C.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稳定
- D.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波动较大
-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 C.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 D.约当产量比例法
- A.购买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现金
- B.转让固定资产所有权收到的现金
- C.购买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支付的现金
- D.出售专利权收到的现金
- A.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 B.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 C.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
- D.租赁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 A.盈余公积补亏
- B.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 38
-
盈余公积可用于( )。
- A.分配现金股利
- B.转增资本
- C.弥补亏损
- D.发放工资
- A.出售原材料损失
- B.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C.公益性捐赠支出
- D.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损失
- A.应付票据
- B.预收款项
- C.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D.长期应付款
- A.财政补助收入
- B.银行存款
- C.应缴国库款
-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A.其他应付款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A.财政补助收入
- B.事业结余
- C.取得主管部分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资金
- D.非财政补助结转
- A.商品价款
- B.增值税进项税额
- C.现金折扣
- D.销货方代垫运杂费
- A.243.75
- B.406.25
- C.309.33
- D.270.67
- A.500
- B.1125
- C.625
- D.3375
- A.200
- B.308
- C.204
- D.240
- A.负债增加
- B.资产账面价值减少
- C.资产虚增,其账面价值扩大
- D.对资产和负债均无影响
- A.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损失
- B.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 C.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
- D.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
- A.投资房地产出租期间所取得的租金收入
- B.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 C.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实际取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D.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收到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
- A.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 B.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C.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
- D.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A.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
- B.出租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租金
- C.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
- D.支付现金股利支付的现金
- A.500
- B.215
- C.165
- D.135
- A.55
- B.65
- C.115
- D.125
- A.应当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
- B.没有相关凭据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等确定
- C.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账
- D.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不入账
- A.财政补助收入
- B.银行存款
- C.应缴国库款
- D.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A.职工福利费
- B.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 C.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D.社会保险费
- A.确认当期财务费用
- B.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 C.确认当期管理费用
- D.确认当期主营业务成本
- A.1080
- B.1050
- C.850
- D.1000
- A.590
- B.600
- C.610
- D.620
- A.1590
- B.1598
- C.1608
- D.1698
- A.269
- B.274
- C.275
- D.280
- A.445
- B.515
- C.525
- D.715
- A.4800
- B.3200
- C.2100
- D.3600
- A.资产减值损失
- B.管理费用
- C.其他业务成本
- D.营业外支出
- A.20000
- B.22500
- C.21500
- D.29000
- A.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B.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C.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D.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