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期间费用为36.1万元
- B.期间费用为41.1万元
- C.营业利润为107.9万元
- D.营业利润为112.9万元
- A.276
- B.291
- C.216
- D.231
- A.5月10 Et,甲公司发生销售折让时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贷:银行存款11.7
- B.9月10日,甲公司销售材料时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23.4贷:其他业务收入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其他业务成本16贷:原材料16
- C.11月5日,甲公司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时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18.4贷:应付职工薪酬18.4借:应付职工薪酬18.4贷:库存商品1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 D.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劳务收入,结转劳务成本的会计分录:借:预收账款90贷:主营业务收入90借:主营业务成本60贷:劳务成本60
- A.3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300万元
- B.3月1 日,甲公司应确认应收账款315.9万元
- C.3月18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2.7万元
- D.3月18日,甲公司实际收款313.2万元
- A.390
- B.350
- C.260
- D.280
- A.管理费用增加7万元
- B.应付职工薪酬增加32万元
- C.生产成本增加20万元
- D.制造费用增加5万元
- A.完工产品成本为69万元
- B.月末在产品成本为8万元
- C.完工产品成本为67.4万元
- D.月末在产品成本为7.6万元
- A.30
- B.23
- C.12
- D.17
- A.33
- B.35
- C.42
- D.40
- A.领用包装物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
- B.生产产品领用材料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 C.采购材料时,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D.材料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 A.5000
- B.5094
- C.5095
- D.5096
- A.当期应交所得税为1295万元
- B.当期应交所得税为1273.5万元
- C.盈余公积金增加379.9万元
- D.未分配利润增加3419.1万元
- A.设备报废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 B.应确认营业外收入9万元
- C.应确认营业外支出1万元
- D.设备报废时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
- B.应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万元
- C.应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万元
- D.应确认投资收益3万元
-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00万元
- 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55万元
- C.2014年应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 D.2014年应确认投资收益为95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 B.为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 C.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实际取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D.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收到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
- A.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计算不定期
- B.月末无须进行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C.比较适用于冶金、纺织、机械制造企业
- D.以成本计算品种法原理为基础
- A.经营结余年度终了时一定无余额
- B.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
- C.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补助资金
- D.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 A.用于在建工程的长期借款发生的资本化利息支出
- B.销售商品发生的现金折扣
- C.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
- D.支付的银行结算手续费
- A.支付的职工工资
- B.支付的职工教育经费
- C.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
- D.为职工支付的健康体检费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分步法
- D.对比分析法
- A.用银行存款偿付应付账款
- B.发行债券收到现金
- C.用现金购买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 D.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 A.出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B.出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C.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收取包装物押金
- A.出售固定资产产生的利得
- B.用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C.接受投资者投资
- D.以盈余公积补亏
- A.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 B.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纳的消费税
- C.对外提供运输劳务应交纳的营业税
- D.销售不动产应交纳的营业税
- A.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B.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 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A.长期投资账面余额应与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面余额相等
- B.持有期间的收益计人投资收益
- C.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其他收入
- D.处置时,应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余额
- A.存出的保证金
- B.应收的各种罚款
- C.销售商品时收到的商业汇票
- D.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费
- A.销售材料收入
- B.处置无形资产净收入.
- C.提供劳务收入
- D.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
- A.应缴税费
- B.应缴国库款
- C.应缴财政专户款
- D.应付职工薪酬
- A.投资者实际交付的资金超过其按约定比例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
-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 A.毛利率法
- B.交互分配法
- C.直接分配法
- D.计划成本分配法
- A.1800
- B.1900
- C.1805
- D.1905
- A.不影响当年利润
- B.当年利润总额增加7.2万元
- C.当年利润总额增加15万元
- D.当年利润总额增加30万元
- A.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
- B.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损失
- C.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
- D.应收款项的减值损失
- A.一225元,1025元
- B.225元,一1025元
- C.200元,一1000元
- D.一200元.1000元
- A.225
- B.250
- C.222.5
- D.275
- A.500
- B.300
- C.400
- D.200
- A.在途物资
- B.发出商品
- C.库存商品
- D.主营业务成本
- A.存货为9000万元
- B.固定资产8865万元
- C.投资性房地产为9200万元
- D.投资性房地产为8865万元
- A.1470
- B.1500
- C.1725
- D.1755
- A.1000
- B.20
- C.0
- D.100
- A.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 B.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C.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 D.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A.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
- 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 C.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金额较大的修理费用应予以资本化
- D.固定资产的盘盈或盘亏,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 A.120
- B.250
- C.270
- D.150
- A.支付的现金股利
- B.取得短期借款
- C.增发股票收到的现金
- D.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现金
- A.企业开出支票,对方未到银行兑现
- B.银行误将其他公司的存款记人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 C.银行代扣水电费,企业尚未接到通知
- D.银行收到委托收款结算方式下结算款项,企业尚未收到通知
- A.81000
- B.105300
- C.99000
- D.117000
- A.出租专利技术取得的收益
- B.出售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结转的资本公积
-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 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A.13
- B.14.1
- C.15
- D.47
- A.110
- B.102
- C.113.7
- D.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