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公司总部使用期满报废的轿车2012年不应当计提折旧
- B.发生的广告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 C.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由本公司承担的运输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 D.2012年应确认的销售费用为56万元
- A.97
- B.109
- C.12
- D.165
- 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00万元
- B.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7.5万元
- C.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50万元
- D.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0万元
- A.56
- B.97
- C.165
- D.153
- A.21.5
- B.25
- C.-25
- D.-21.5
- A.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13.56万元
- B.购买的建筑材料的应计入“工程物资”科目,入账价值为96万元
- C.转让无形资产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16.5万元
- D.处置无形资产(专利权)发生的营业税,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 A.280.9
- B.200.9
- C.260.9
- D.80
- A.201.3
- B.179.47
- C.239.3
- D.246.3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非减值因素造成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 B.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其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本身不足以说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已发生减值,而应当综合相关因素判断该投资公允价值下降是否是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要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转入投资收益
- D.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需通过损益转回
- A.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C.交易的完工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 D.交易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A.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净收益
- B.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C.罚款收入
- D.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
- A.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 B.会计差错更正的有关情况
- C.获得的政府补助的种类及金额
- D.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 A.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 B.某一时点的偿债能力
- C.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
- D.某一期间的获利能力
- A.废品所耗实际费用
- B.废品所耗定额费用
- C.修复人员工资
- D.废品数量
- A.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 B.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职工薪酬
- C.支付的销售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
- D.支付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
- A.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会计期间,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B.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 C.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金额应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 D.在预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到预付货款时确认收入
- A.出售固定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B.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产品应交的增值税
- C.出租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D.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
- A.1372.5
- B.1500
- C.546.25
- D.1316.25
- A.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 B.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其累计的公允价值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 C.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其公允价值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 D.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将其累计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
-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 C.购买固定资产,具有融资性质延期支付购买价款的现值
- D.购买固定资产,具有融资性质延期应付的价款总额
- A.10
- B.-10
- C.35
- D.-35
-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 B.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
- C.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
-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 A.30
- B.20
- C.40
- D.10
- A.117000
- B.75000
- C.100000
- D.92000
- A.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余额的结转
- B.非财政补助结转余额的结转
- C.用银行存款对外长期投资
- D.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A.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房屋
- B.房地产开发企业拥有的已出租建筑物
- C.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房屋的土地使用权
- D.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建筑物
- A.210
- B.570
- C.190
- D.200
- A.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 B.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 C.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 D.企业误将存款5920元记录为5290元,但银行未错
- A.营业税
- B.消费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增值税
- A.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B.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 C.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提取盈余公积
- D.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 A.100
- B.102
- C.104
- D.140
- A.多步式
- B.报告式
- C.单步式
- D.账户式
- A.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提供劳务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
- B.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时,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损益,并按相同的金额确认收入
- C.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部分能够得到补偿时,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
- D.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在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应在资产负债表Et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A.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以实际支付的款项作为入账价值
- B.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各项投资收益,应当在实际收到时计入当期收入
- C.转让债券取得的价款或债券到期收回的本息与账面成本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 D.事业单位用货币资金购买国债投资不会减少事业基金
- A.8.3
- B.9
- C.9.5
- D.11.8
- A.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 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 C.计提的坏账准备
-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盈
- A.借:其他业务成本1.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B.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C.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 其他业务成本0.3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D.借:营业税金及附加0.3 其他业务成本1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营业税1.3
- A.60
- B.62
- C.70.2
- D.72.2
- A.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 B.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 C.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而损坏变质的产品
- D.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