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设备2011年折旧额为60万元
- B.轿车2011年折旧额20万元
- C.投资性房地产2011年折旧额53万元
- D.无形资产2011年摊销额6万元
- A.借:销售费用 60 贷:累计折旧60
- B.借:管理费用 20 贷:累计折旧20
- C.借:其他业务成本 53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53
- D.借:其他业务收入 6 贷:累计摊销6
- A.水费分配率为0.15
- B.基本车间耗用水费105 000元
- C.行政部门耗用水费8 000元
- D.借:制造费用105 000 管理费用 8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13 000
- A.电费分配率为0.6
- B.基本车间动力耗用电费和基本车间照明耗用电费分别为18 000元和6 000元
- C.行政部门照明耗用电费为12 000元
- D.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0 000 制造费用18 000 管理费用12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90 000
- A.104.62
- B.105.62
- C.-104.62
- D.-105.62
- A.2525
- B.2185
- C.2183
- D.2035
- A.254.88
- B.264.88
- C.198.88
- D.212.12
- A.20×8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3000
- B.20×9年1月5日购入该生产线借:在建工程 20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 贷:银行存款 2345
- C.20×9年安装该生产线借:在建工程 3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 应付职工薪酬 8 银行存款 2
- D.20×9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在建工程 150 贷:应付利息 150借:固定资产 2185 贷:在建工程 2185
- A.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应确认收入
- B.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应确认销项税额
- C.安装工人工资应计入在建工程
- D.构建过程中发生的债券利息计入在建工程
- 正确
- 错误
- A.以盈余公积补亏
- B.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
- C.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A.出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B.出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C.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材料采购
- B.材料成本差异
- C.工程物资
- D.周转材料
- A.计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 B.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利息
- C.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利息
- D.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长期借款利息
- A.购买股票支付的现金
- B.向投资者派发的现金股利
- C.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D.收到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
- A.广告费
- B.业务招待费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费
- D.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span>
- A.以实物对外长期投资
- B.购入无形资产
- C.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
- D.购人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
- A.工程物资
- 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C.应收利息
- D.商誉
- A.购货方获得的现金折扣
- B.购货方获得的商业折扣
- C.购货方获得的销售折让
- D.购货方放弃的现金折扣
- A.盈余公积
- B.资本公积
- C.实收资本
- D.利润分配
- A.10
- B.11.7
- C.12
- D.14.04
- A.13
- B.15
- C.18
- D.23
- A.企业管理人员差旅费
- B.固定资产发生的盘亏净损失
- C.筹建期间资本化的借款利息支出
-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A.40
- B.60
- C.50
- D.100
- A.股东大会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 B.向投资者发放股票股利
- C.提取盈余公积
- D.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A.18
- B.7.5
- C.3
- D.0
- A.较上年有所提高
- B.与上年持平
- C.较上年有所下降
- D.不确定
- A.110
- B.100
- C.20
- D.200
- A.“应收账款”科目借方
- B.“应付账款”科目借方
- C.“应收账款”科目贷方
- D.“应付账款”科目贷方<span>
- A.2 000
- B.1 800
- C.6 000
- D.4 000
- A.递延收益
- B.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资本公积
- A.90 000
- B.30 000
- C.40 000
- D.70 000
- A.19800
- B.24750
- C.25000
- D.29700
- A.经营性租出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 B.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摊销额
- C.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
- D.出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 A.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应在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B.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应在货款全部收回时确认收入
- C.采用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开出发票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D.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 A.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法
- B.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 C.定额比例法
- D.约当产量法
- A.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B.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 C.作为制造费用处理,期末再通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 D.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科目
- A.递延年金
- B.即付年金
- C.普通年金
- D.永续年金
- A.递延收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其他业务收入
- A.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 B.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 C.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账面价值计量
- D.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 A.3 500
- B.5 200
- C.4 000
- D.9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