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1 500和23 000
- B.26 300和23 000
- C.26 300和27 000
- D.31 500和27 000
- A.第1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20件
- B.第2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90件
- C.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为135件
- D.材料费用分配率=(15 000+11 000)/(175+150)=80
- A.完工产品直接材料14 000元
- B.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5 400元
- C.制造费用分配率40
- D.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6 000元
- A.41 625
- B.43 025
- C.43 125
- D.41 525
- A.借:本年利润 2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
- B.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0
- C.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50 贷:应付股利 150
- D.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7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 ——应付现金股利 150
- A.2011年,应当将亏损金额500万元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方
- B.2012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25万元
- C.2012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为150万元
- D.2012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为205万元
- 7
-
远大公司平时采用表结法计算利润,所得税税率为25%。2012年年终结账前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下:
单位:元
收入、利得 结账前期末余额
费用、损失
结账前期末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
475 000
主营业务成本
325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75 000
投资收益
7 5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8 000
营业外收入
20 000
销售费用
20 000
管理费用
60 000
财务费用
12 500
营业外支出
35 000
其他资料:
(1)营业外支出中有500元为违反国家政策的罚款支出;
(2)本年国债利息收入2 000元已入账。
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本年利润”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贷方登记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转入的金额
- B.借方登记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等转入的金额
- C.年度终了结账后,该账户无余额
- D.全年的任何一个月末都不应有余额
- A.远大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5 500元
- B.远大公司当年应交所得税金额为13 875元
- C.远大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7 500元
- D.远大公司当年应转入本年利润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13 875元
- A.10
- B.20
- C.30
- D.230
- A.310
- B.230
- C.300
- D.250
- A.519640
- B.625640
- C.525640
- D.526000
- A.3月3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贷:应付账款 93.6
- B.3月8日,甲公司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
- C.3月8日,甲公司结转成本的会计处理为:借:发出商品 120 贷:库存商品 120
- D.3月20日,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为:借:主营业务收入 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75 贷:应收账款 87.75甲公司会计认为:销售退回不需要冲减已确认的成本。
- A.甲公司将给予乙公司的商业折扣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 B.甲公司委托丙公司销售的B商品,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 C.甲公司销售给丁公司的C商品,确认收入100000元
- D.甲公司将乙公司提出的5%折让冲减当月销售收入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
- B.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
- C.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 D.转让商标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A.库存商品
- B.材料成本差异
- C.生产成本
- D.委托加工物资
- A.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 B.适用于多步骤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企业
- C.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D.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 A.对外销售材料收入
- B.出售专利所有权收入
- C.处置营业用房净收益
- D.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入
- A.应交教育费附加
- B.应付销售人员工资
- C.应付现金股利
- D.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A.可以直接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归集
- B.应该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然后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最后进行分配
- C.辅助生产成本可以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 D.可以通过制造费用进行归集
- A.“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贷方余额
- C.“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
- D.“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贷方余额
- A.“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C.“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D.“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豁
- A.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B.银行汇票存款
- C.备用金
- D.银行本票存款
- A.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
- B.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
- C.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 D.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 A.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 B.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D.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 A.总账科目余额直接
- B.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
- C.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
- D.明细账科目余额直接
- A.诉讼费
- B.研究费用
- C.业务招待费
- D.日常经营活动聘请中介机构费
- A.在途物资
- B.委托加工物资
- C.应交税费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短期借款
- B.长期借款
- C.其他长期负债
- 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A.专用基金
- B.结余分配
- C.事业基金
- D.固定基金
- A.销售商品收入
-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
- C.提供劳务收入
- D.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
- 38
-
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账余额100万元,其中,应收A公司借方余额125万元,应收B公司贷方余额25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0万元,则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中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
- A.125
- B.115
- C.100
- D.90
- A.罚款取得的款项
- B.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C.接受捐赠资产
- D.捐赠支出
- A.5 000
- B.6 000
- C.10 000
- D.11 000
- A.销售价款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现金折扣
- D.销售产品代垫的运杂费
- A.甲公司应在发出商品当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0万元
- B.甲公司应在发出商品当日确认主营业务成本8万元
- C.甲公司在发出商品当日不需确认增值税销项税
- D.甲公司应在发出商品时,借记“发出商品”8万元
- A.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 B.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 C.冲减当期事业支出
- D.冲减事业用材料盘亏价值
- A.修购基金
- B.专用基金
- C.固定基金
- D.投资基金
- A.10
- B.13
- C.8
- D.11
- 46
-
某企业2012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为300万元,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万元,分别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2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 A.285
- B.290
- C.300
- D.400
-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A.3 600
- B.9 000
- C.2 175
- D.450
- A.105
- B.115
- C.205
- D.215
- A.40 000
- B.30 000
- C.50 000
- D.85 000
- A.计提的坏账准备
- B.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 C.支付中介机构的咨询费
- D.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20 200
- B.21 400
- C.23 804
- D.25 004
- A.营业外支出
- B.固定资产清理
- C.营业税金及附加
- D.其他业务成本
- A.5.375%
- B.9.375%
- C.9.735%
- D.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