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作为流动资产列报
- B.长期股权投资应作为非流动资产列报
- C. 资料(7)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99000投资收益 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00
- D. 资料(8)的会计分录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8010000 贷:银行存款 8010000
- A.收到增值税税收返还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B.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一定相等
- C.资料(9)应确认营业外收入20000元
- D.资料(10)应确认所得税费用30750元
- A.营业利润为107000元
- B.利润总额为123000元
- C.所得税费用为30750元
- D.净利润为92250元
- A.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无关的销售折让一定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 B.资料(4)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40000元
- C.资料(5)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280500元
- D.资料(5)存货的余额为7500元
- A. 结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 累计折旧 60000 贷:固定资产 65000
- B. 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 C. 收到款项: 借:银行存款 23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 D. 结转清理净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
- A.出售专利技术取得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 B.处置前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35万元
- C.处置专利技术应交的营业税影响营业外收支
- D. 处置专利技术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200 累计摊销 35 贷:无形资产 1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 营业外收入 75
- A.银行承兑汇票属于其他货币资金
- B.“原材料”科目可能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也可能核算材料的计划成本
- C. 资料(1)的会计分录是: 借:原材料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 D. 资料(2)的会计分录是: 借:其他货币资金 46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0
- A.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 B.购入时B设备的入账价值为611万元
- C.B设备2012年度计提的折旧额为40.8万元
- D.B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制造费用
- A.应将处置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
- B.处置办公楼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1055万元
- C.处置办公楼应交的营业税计入营业外收支
- D.处置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
- A.购入办公楼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 B.出租办公楼取得的租金收入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 C.办公楼2012年计提折旧额为50万元
- D.办公楼2012年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一50万元
- A.专利权摊销额应计入产品成本
- B.2012年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30万元
- C.2012年7月份无形资产摊销额为2.5万元
- D.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35万元
- A.2013年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为-68万元
- B.2013年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为-80万元
- C.2013年应确认投资收益12万元
- D.2013年12月31日丁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为840万元
- A.2013年应确认资本公积400万元
- B.2013年应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
- C.2013年应确认投资收益420万元
- D.2013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 A.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 B.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 C.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 D.初始成本为920万元
- A.2013年应确认投资收益671.31万元
- B.2013年应确认投资收益600万元
- C.2013年1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677.55万元
- D.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为9661.43万元
- A.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 B.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 C.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 D.初始成本为800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备用金
- B.银行本票存款
- C.银行承兑汇票
- D.银行汇票存款
- A.处置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
- B.出租房地产应交的营业税
- C.销售应税产品的资源税
- D.出租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A.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 B.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纳的消费税
- C.对外提供运输劳务应交纳的营业税
- D.销售不动产应交纳的营业税
-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B.原材料销售收入
- C.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D.转让股票所得收益
- A.财政补助收入
- B.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 C.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D.经营收入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应收账款
- D.长期股权投资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制造费用
- D.外购燃料
- A.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 B.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股票股利
- C.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提取盈余公积
- D.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A.企业开出支票,对方未到银行兑现
- B.银行误将其他公司的存款计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 C.银行代扣水电费,企业尚未接到通知
- D.银行收到委托收款结算方式下结算款项,企业尚未收到通知
- A.用银行存款购买两个月内到期的国债投资
- B.收回期限为两个月到期的应收票据
- C.从银行提取现金
- D.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 A.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减少
- B.期末存货升高,当期利润增加
- C.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增加
- D.期末存货降低,当期利润减少
- A.用银行存款购买两个月内到期的孱债投资
- B.收回期限为两个月到期的应收票据
- C.从银行提取现金
- D.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 A.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 B.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 C.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 D.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A.转回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 B.若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确认分期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 C.确认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 D.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问的差额
- A.捐赠利得
-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C.出租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 D.债务重组利得
- A.2805
- B.2800
- C.3000
- D.3005
- A.支付现金股利
- B.接受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 C.收回应收账款
- D.支付股票股利
- A.219
- B.200
- C.220
- D.199
- A.支付的现金股利
- B.取得长期借款
- C.增发股票收到的现金
- D.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现金
- A.库存股
- B.盈余公积
- C.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 D.预计负债
- A.24105
- B.24000
- C.24175
- D.24250
- A.1082.83
- B.1150
- C.1182.53
- D.1200
- A.应付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租金
- B.其他企业的存入保证金
- C.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 D.应付由企业负担的职工社会保险费
- A.应付购货款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应付管理人员工资
- A.已售商品预计保修费用
- B.为推广新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用
- C.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事业收入
- B.财政补助收入
- C.其他收入
- D.经营收入
- A.8000
- B.9600
- C.8800
- D.8480
- A.2450
- B.2432
- C.2400
- D.2482.67
- A.535
- B.555
- C.715
- D.635
- A.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的现金
- B.向投资者支付现金股利
- C.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 D.购入专利支付的现金
- A.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 B.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 C.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财务费用
- D.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销售费用
- A.品种法
- B.分步法
- C.分批法
- D.品种法与分步法相结合
- A.低值易耗鼎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 B.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 C.随同商品销售出借的包装物的摊销额应计入销售费用
- D.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 A.-1
- B.4
- C.-0.75
- D.3
- A.250
- B.292.5
- C.286
- D.328.5
- A.500
- B.300
- C.400
- D.200
- A.13
- B.14.1
- C.15
- D.47
- A.超支50
- B.节约50
- C.超支150
- D.节约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