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某企业于2007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 240000元,期限9个月,年利率8%,该借款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即3月、6月、9月底支付。
要求:作出该企业与该项借款有关的会计处理。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一般情况下,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B.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货物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 C.小规模纳税企业的销售额包括其应纳增值税额
- D.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
- A.已经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
- B.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 C.期末估计坏账损失小于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的差额部分
- D.期末估计坏账损失大于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的差额部分
- A.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
- B.税前利润补亏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教育费附加
- B.财产保险费
- C.车船税
- D.印花税
- A.转增资本公积
- B.分配现金股利
- C.弥补亏损
- D.转增资本
- A.发出商品
- B.制造费用
- C.生产成本
- D.委托加工物资
- A.产品售价变动
- B.产品产量变动
- C.产品品种比重变动
- D.产品单位成本变动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营业外支出
- D.制造费用
- A.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 B.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商品支付的相关增值税
- C.签订购买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D.收购未税矿产品代缴的资源税
- A.收入
- B.费用
- C.所有者权益
- D.利润
- A.贷记“应付利息”
- B.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C.借记“财务费用”
- D.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A.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构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 B.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相关费用,应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 C.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相关费用,不计入该资产的成本
- D.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收到的持有期间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应确认投资收益
- A.企业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投资企业应享有的份额
-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价款
- D.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价款扣除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差额
- A.应付票据到期支付时,按账面余额结转
- B.企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时,应按其票面金额贷记“应付票据”
- C.企业支付的商业银行承兑手续费,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 D.企业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按票面金额转入“短期借款”
- 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 B.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 C.约当产量比例法
-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 A.销售价款中包含的增值税
- B.本期无形资产摊销额
- C.实际发生的广告费支出
- D.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 A.应收账款
- B.固定资产原价
- C.应收票据
- D.短期借款
- A.6666667
- B.2250000
- C.3750000
- D.3333333
- A.8.3
- B.9
- C.9.5
- D.11.8
- A.生产产品耗用的原材料
- B.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 C.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A.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 B.补贴收入
- C.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的应付款项等
- D.处置固定资产收益
- A.三栏式明细账
- B.多栏式明细账
- C.横线登记式明细账
- D.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A.240000
- B.170000
- C.90000
- D.50000
- A.502.5
- B.570
- C.630
- D.697.5
- A.专项应付款
- B.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
- C.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
- D.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 A.转作应付账款
- B.转作短期借款
- C.不作账务处理
- D.转作其他应付款
- A.13
- B.15
- C.18
- D.23
- A.32.5
- B.50
- C.62.5
- D.80
- A.0
- B.58.5
- C.117
- D.234
- A.资产负债表
- B.余额表
- C.发生额平衡表
- D.试算平衡表
- A.“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 B.“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
- C.“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 D.“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没有结构
- C.记录资产和负债的结果不同
- D.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不同
- A.现金日记账
- B.固定资产总账
- C.固定资产明细账
- D.无形资产总账
- A.-14.3
- B.-13
- C.-3
- D.1.5
- A.1508000
- B.150000
- C.1509000
- D.151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