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产品品种比重变动
- B.产品单位成本变动
- C.产品计划单位成本
- D.产品产量变动
- A.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B.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C.已分期摊销的出租包装物成本
- D.分期摊销的出借包装物成本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制造费用
- D.外购燃料
- A.存出的保证金
- B.应收的各种罚款
- C.应收、暂付上级单位的款项
- D.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费
- A.出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B.出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C.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收取包装物押金
- A.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C.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D.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A.材料委托加工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
- B.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
-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已缴的增值税
- A.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
- B.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
- C.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 D.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
- A.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
- B.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 C.存出投资款
- D.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
- A.盘亏的固定资产
- B.出售的固定资产
- C.报废的固定资产
- D.损毁的固定资产
- A.限额领料单
- B.差旅费报销单
- C.工资结算汇总表
- D.发料凭证汇总表
- A.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 B.当期确认的坏账损失
- C.当期应补提的坏账准备
- D.已转销的坏账当期又收回
- A.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 B.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交的资源税
- D.签订购买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A.期初余额
- B.期末余额
- C.本期增加发生额
- D.本期减少发生额
- A.融资租入设备
- B.经营方式租出设备
- C.发出商品
- D.经营方式租入设备
- A.递延收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营业外支出
- D.管理费用
- A.外购动力成本
- B.折旧费
- C.制造费用
- D.税费
- A.资本公积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业务收入
- A.将现金存入银行
- B.用银行存款购买1个月到期的债券
- C.用固定资产抵偿债务
- D.用银行存款清偿30万元的债务
- A.370
- B.380
- C.320
- D.390
- A.4800(超支)
- B.4800(节约)
- C.35200(超支)
- D.35200(节约)
- A.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D.诉讼费
- A.360
- B.240
- C.300
- D.450
- A.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B.增发新股
- C.向股东支付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 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600
- B.650
- C.625
- D.570
- A.20
- B.25
- C.0
- D.5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固定资产清理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业务成本
-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该按系统合理的方法摊销
- 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按10年摊销
- C.企业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 D.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只有直线法
- A.10000
- B.10600
- C.9400
- D.11200
- A.“制造费用”科目
- B.“销售费用”科目
- C.“管理费用”科目
- D.“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 47
-
登记账簿的依据是( )。
- A.经济业务
- B.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
- C.经济合同
- D.领导批示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 B.经营租入的设备
-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