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应收票据
- B.其他应收款
- C.在建工程
- D.无形资产
- A.货币资金
- B.短期借款
- C.存货
- D.固定资产原价
- A.从银行提取备用现金
- B.支付所欠的应付购货款
- C.用银行存款买机器设备
- D.用银行存款购买另一家公司股票(非现金等价物)
- A.资本溢价
- B.拨款转入
- C.接受现金捐赠
- D.盈余公积补亏
- A.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B.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C.生产工人的工资
- D.生产车间的劳动保护费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福利费
- A.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 B.短期借款的利息
- C.提前付款取得的现金折扣
- D.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
- A.发生的注册费
- B.发生的聘请律师费
- C.发生的材料费
- D.发生的开发人员的人工费
- A.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
- B.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
- 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专门借款利息(未发生中断并符合资本化条件)
- D.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的利息
- A.货物的实际成本
- B.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加工费
- 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
- D.受托单位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印花税
- D.房产税
- A.尚未收到的销售商品的货款
- B.应收取的增值税
- C.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D.销售货物发生的商业折扣
- A.费用的增加
-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C.收入的增加
- D.负债的减少
- A.转让:专利使用权取得的价款
- B.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
- 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
- D.出租设备收到的价款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160
- B.165
- C.200
- D.210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逐步结转分步法
- D.平行结转分步法
- A.255
- B.625
- C.605
- D.825
- A.50
- B.120
- C.70
- D.130
- A.6个月
- B.1个月
- C.2个月
- D.1年
- A.283 500
- B.378 000
- C.368 550
- D.409 500
- A.在途物资
- B.委托加工物资
- C.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39
-
甲企业2008年1月11日510万元的价格发行5年期债券500万元。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年利率为6%.,则甲企业2008年12月31日应计入“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的数额为( )万元。
- A.36
- B.30
- C.20
- D.50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 A.18 000
- B.17 520
- C.480
- D.120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 B.“投资收益”科目
- C.“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 A.预付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短期借款
- A.200
- B.206
- C.204
- D.212
- A.11 700
- B.12 200
- C.10 500
- D.13 900
- A.480
- B.500
- C.2 400
- D.2 500
- A.60
- B.57
- C.61
- D.58
- A.630
- B.950
- C.550
- D.600
- A.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 B.借记“资本公积”科目
- C.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 D.不作处理
- A.175
- B.120
- C.225
- D.180
- A.红字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使用褪色药水
- D.划线更正法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