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销售商品收入
- B.出售固定资产的收益
- C.销售原材料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A.法定盈余公积
- B.任意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股本溢价
- A.营业外收入
- B.营业外支出
- C.投资收益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长期股权投资
- C.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
- A.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 B.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 C.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 D.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 A.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 B.自制产成品用于对外投资
- C.自制产成品用于职工福利
- D.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改用于自建厂房
- A.广告费
- B.业务招待费
- C.矿产资源补偿费
- D.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研究费用
- A.专利权
- B.非专利技术
- C.特许权
- D.商誉
- A.预付固定资产租金
- B.预付的保险费
- C.先修后用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 D.先用后修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 A.其他应收款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营业外收入
- A.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 B.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 C.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 D.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 A.固定资产原价
- B.预计净残值
-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A.金额是否正确
- B.项目是否齐全
- C.科目是否正确
- D.书写是否正确
- A.银行存款
- B.融资租入设备
- C.经营租入设备
- D.已贴现应收票据
- A.预收账款
- B.其他应收款
- C.预付账款
-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 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 A.其他业务收入
- B.管理费用
- C.其他应付款
- D.营业外收入
- A.540
- B.6.3
- C.2.1
- D.0.9
- A.30
- B.21.6
- C.22.4
- D.36
- A.在途物资
- B.库存商品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发出商品
-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B.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C.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
- D.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A.200
- B.270
- C.300
- D.370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差额调整法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 B.“投资收益”科目
- C.“短期投资”科目
- D.“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
- A.450
- B.-450
- C.1 050
- D.-1 050
- A.除2法
- B.除9法
- C.差数法
- D.尾数法
- A.24
- B.14.4
- C.20
- D.8
- A.应收账款
- B.库存商品
- C.管理费用
- D.原材料
- A.股票的买入价
- B.支付的印花税
- C.支付的手续费
- D.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 A.制造费用
- B.生产成本
- C.主营业务成本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 B.应付利息
- C.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D.应付债券——面值
- A.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
-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C.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
- D.发行股票
- A.营业外收入
- B.主营业务收入
- C.管理费用
- D.投资收益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递延收益
- D.实收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