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根据测量的已完工作量加以确定
- B、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计算确定
- C、按已经收到的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比例计算确定
- D、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计算确定
- A、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会计期间,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B、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时,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具的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 C、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金额应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 D、在预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到预付货款时确认收入
- A、出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B、出租包装物成本的摊销
- C、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收取包装物押金
- A、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 B、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纳的消费税
- C、对外提供运输劳务应交纳的营业税
- D、销售不动产应交纳的营业税
- A、自制产成品用于职工福利
- B、自制产成品用于对外投资
- C、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
- D、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改用于自建厂房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大于或小于
- A、房产税
- B、土地使用税
- C、车船税
- D、契税
- A、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 C、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 D、盘盈的固定资产
- A、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
- B、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 C、已出租的建筑物
- D、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 A、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每期期末收款、付款的年金
- B、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每期期初收款、付款的年金
- C、递延年金是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收付的年金
- D、永续年金的收付期趋向于无穷大
- A、企业应对已出租的建筑物计提折旧
- B、企业应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摊销
- C、企业不应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摊销
- D、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A、盈余公积补亏
- B、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 A、债务重组损失
- B、罚款支出
- C、捐赠支出
- D、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亏
- A、经营支出
- B、上级补助收入
- C、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 D、经营收入
-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B、取得短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 C、采购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D、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手续费
- A、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一次摊销
- B、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平均分期摊销
- C、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一次摊销
- D、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
- A、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 B、偿还长期借款
- C、支付生产工人工资
- D、支付借款利息
- A、资产负债率
- B、产权比率
- C、流动比率
- D、应收账款周转率
- A、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 B、某一时点的偿债能力
- C、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
- D、某一期间的获利能力
- A、企业开出支票,对方未到银行兑现
- B、银行误将其他公司的存款记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 C、银行代扣水电费,企业尚未接到通知
- D、银行收到委托收款结算方式下结算款项,企业尚未收到通知
- A、借:委托加工物资 264 贷:银行存款 264
- B、借:委托加工物资 230 应交税费 34 贷:银行存款 264
- C、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 应交税费 64 贷:银行存款 264
- D、借:委托加工物资 264 贷:银行存款 200 应交税费 64
- A、增加经营支出
- B、增加事业支出
- C、冲减经营支出
- D、冲减事业支出
- A、460
- B、450.8
- C、200
- D、250.8
- A、计算分析本期营业收入成本率
- B、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前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 C、计算分析本期的产值成本率
- D、计算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并将其与前期进行比较
- A、700
- B、400
- C、300
- D、1000
- A、125
- B、105
- C、95
- D、75
- A、0
- B、60
- C、140
- D、200
- A、火灾导致原材料毁损净损失
- B、结转已售材料成本
- C、向灾区捐赠的商品成本
- D、库存商品盘亏净损失
- A、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
- B、衡量企业的市场占用能力
- C、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 D、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
- A、发出商品时
- B、收到货款时
- C、签订合同时
- D、买方正式接受商品或退货期满时
- A、220
- B、225
- C、230
- D、235
- A、1 690.5
- B、1 620.5
- C、1 621.5
- D、1 622
- A、202000
- B、172000
- C、162000
- D、152000
- A、10 000
- B、65 000
- C、70 000
- D、80 000
- A、170
- B、152
- C、200
- D、158
- A、应收账款借方
- B、应收账款贷方
- C、应付账款借方
- D、应付账款贷方
- A、1 372.5
- B、1 000
- C、546.25
- D、1 316.25
- A、1 190
- B、1 190.5
- C、1 191.5
- D、1 192
- A、从银行提现
- B、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不考虑增值税的问题)
- C、接受所有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 D、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账面价值作价)
- A、出售商品的收入
-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 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