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品种法
- B. 分批法
- C. 分步法
- D. 标准成本法
- A. 偿还应付账款
- B. 缴纳生产工人的养老保险
- C. 发放现金股利
- D. 支付借款利息
- A. 已销商品成本
- B. 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
- C. 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D. 转让股票所得收益
- A. 广告费
- B. 业务招待费
- C. 工会经费
- D. 生产车间的劳动保护费
- A. 生产成本
- B. 材料采购
- C. 委托加工物资
- D. 在途物资
- A. 计提盈余公积
- B.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 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
- D. 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
- A. 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 B. 所发生的借款利息全部计入财务费用
- C.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其利息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 D.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
- A. 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核对
- B. 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的核对
- C. 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D. 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的核对
- A. 出售材料收入
- B. 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
- C. 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
- D. 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 A. 研究过程中的调查支出
- B. 开发过程中的研究支出
- C. 开发过程中领用的材料
- D. 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
- A. 盘盈的固定资产
- B. 出售的固定资产
- C. 报废的固定资产
- D. 盘亏的固定资产
- A. 印花税
- B. 耕地占用税
- C. 增值税
- D. 消费税
- A. 应付现金股利
- B. 应交教育费附加
- C. 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 收到的存入保证金
- A. 固定资产原价
- B.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C.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A.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B. 备用金
- C. 银行汇票存款
- D. 银行本票存款
- A. 原材料盘盈
- B. 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 C. 转让长期投资取得的净收益
- D.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净收益
- A. 红字更正法
- B. 补充登记法
- C. 差数法
- D. 尾数法
- A.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B. 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C. 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
- D.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A. 16.8
- B. 21.6
- C. 22.4
- D. 24
- A. 5
- B. -5
- C. -2.5
- D. 2.5
- A. -14.5
- B. -13
- C. -3
- D. 10
- A. 生产成本
- B. 应交税费
- C. 主营业务成本
- D. 委托加工物资
- A. 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 B. 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 C. 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 D.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 A. 11 466
- B. 11 500
- C. 11 583
- D. 11 700
- A. 管理费用
- B. 生产成本
- C. 主营业务成本
- D. 营业税金及附加
- A. 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
- B. 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
- C. 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投资以前年度的股利
- D.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 A. 350
- B. 320
- C. 297.5
- D. 200
- A. 20
- B. 24
- C. 45
- D. 145
- A. 应付职工薪酬
- B. 银行存款
- C. 其他应收款
- D. 应交税费
- A. 8.3
- B. 9
- C. 9.5
- D. 11.8
- A. 在途物资
- B. 库存商品
- C. 主营业务成本
- D. 发出商品
- A.“应付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应付账款”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C.“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
- D.“预付账款”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A. 资本公积
- B. 营业外收入
- C. 其他业务收入
- D. 递延收益
- A.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B.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余额
- C.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余额
- D.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包含在买价中的现金股利
- A. 短期借款
- B. 长期借款
- C. 其他长期负债
- D.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