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75
- B.350
- C.275
- D.254
- A.-8
- B.6
- C.-5
- D.9
- A.借:营业外收入 70贷:银行存款 70
- B.借:银行存款 70贷:其他应收款 70
- C.借:银行存款 70贷:营业外收入 70
- D.借:其他应收款 70贷:银行存款 70
- A.借:主营业务成本 114 贷:发出商品 114
- B.借:销售费用 30 贷:应收账款 30
- C.借:应收账款 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 D.借:发出商品 380 贷:库存商品 380
- A.借:主营业务成本 110 贷:库存商品 110
- B.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 C.借:劳务成本 11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1o
- D.借:主营业务成本 110 贷:劳务成本 11O
- A.借:预收账款 160 银行存款 191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 B.借:银行存款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 C.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库存商品 200
- D.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预收账款 200
- A.借:应收账款 117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 B.借:其他业务成本 170 贷:原材料 170
- C.借:银行存款 1146.6 财务费用 23.4 贷:应收账款 1170
- D.借:银行存款 1170 贷:应收账款 1170
- A.70000
- B.60000
- C.42000
- D.56000
- A.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4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4000
- B.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4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0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4000 ——任意盈余公积 60000
- C.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60000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60000
- D.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4000 贷:盈余公积 84000
- A.24000元
- B.27000元
- C.51000元
- D.111000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所得税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投资收益
- D.财务费用
- 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计入管理费用
- B.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计入营业外收入
- C.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
- D.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
- A.产权比率
- B.流动比率
- C.速动比率
- D.资产负债率
- A.计提坏账准备
- B.计提长期借款的利息
-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D.计提一次还本付息应付债券的利息
- A.产品广告费
-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益
- C.增值税
- D.计提的坏账准备
- A.企业减资
-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A.印花税
- B.土地增值税
- C.房产税
- D.土地使用税
- A.应收的各种罚款
- B.预付的各种押金
-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 D.拨付给企业各内部单位的备用金
- A.主营业务成本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营业外收入
- D.资产减值损失
- A.“财务费用”
- B.“销售费用”
- C.“长期待摊费用”
- D.“在建工程”
- A.分配股票股利
- B.接受现金捐赠
- C.接受投资者投入资本
-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划转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 C.实收资本产生的资本溢价
- D.盘盈的固定资产
- A.市盈率
- B.存货周转天数
- C.产权比率
- D.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A.已购人并存放在企业的存货
- B.已经运离企业但尚未售出的存货
- C.已经购入但未存放在本企业的存货
- D.已售出但货物尚未运离本企业的存货
- A.对外销售材料收入
- B.出售专利所有权收入
- C.处置营业用房净收益
- D.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入
- A.房产税
- B.车船税
- C.车辆购置税
- D.购入固定资产交纳的契税
- A.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 B.从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 C.按规定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 D.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 A.签订购买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B.购入工程物资已交的增值税
- 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 D.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
- A.“应付职工薪酬”
- B.“银行存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应付款”
- A.备用金
- B.银行本票存款
- C.银行汇票存款
- D.商业承兑汇票
- A.“销售费用”
- B.“固定资产清理”
- C.“在建工程”
- D.“管理费用”
- A.递延收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其他业务收入
- A.出售辅料取得的收入
- B.出售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C.出售设备取得的收入
- D.出租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A.15%
- B.30%
- C.70%
- D.85%
- A.出租无形资产发生的服务费
- B.董事会费
- C.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D.业务招待费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净资产
- A.债券利息收入
- B.进行股权投资而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价款
- D.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 A.经营支出
- B.事业支出
- C.经营收入
- D.事业收入
- A.医疗基金
- B.修购基金
- C.住房基金
- D.职工福利基金
- A.100
- B.190
- C.200
- D.250
- A.3.31
- B.2.4868
- C.3.2654
- D.3.641
- A.净利润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1800
- B.-4200
- C.6000
- D.1 500
- A.完成合同法
- B.完工百分比法
- C.不确认
- D.根据已发生的成本预期能否补偿选择方法
- A.114
- B.115
- C.117
- D.116
- A.1000
- B.4920
- C.4980
- D.5000
- A.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
- B.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 C.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
- D.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 A.145000
- B.150000
- C.153000
- D.155000
- 58
-
政府补助不包括( )。
- A.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 B.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 C.政府资本性投入
- D.先征后返的流转税
- A.企业购货开出带息的应付票据时,应按票据的终值贷记“应付票据”
- B.企业支付的银行承兑手续费,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 C.应付票据到期支付时,按账面余额结转
- D.企业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按票面金额转入“应付账款”
- A.70%
- B.30%
- C.130%
- D.250%
- A.7700
- B.8700
- C.9200
- D.10700
- A.“财务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 D.“应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