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6
- B.15.6
- C.-17
- D.17
- A.35
- B.42
- C.-35
- D.-42
- A.32.4
- B.20
- C.26.4
- D.30
- A.305
- B.614
- C.405
- D.532
- A.200
- B.205
- C.150
- D.105
- A.56
- B.26
- C.66
- D.B45
- A.130万元
- B.150万元
- C.152.5万元
- D.165万元
- A公司2010年有关资料如下: (1)本年销售商品本年收到现金500万元,以前年度销售商品本年收到的现金100万元,本年预收款项50万元,本年销售本年退回商品支付现金40万元,以前年度销售本年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30万元。 (2)本年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350万元,本年支付以前年度购买商品的未付款项40万元和本年预付款项35万元,本年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20万元。 (3
- A.580
- B.566
- C.680
- D.586
- 10
-
年应交所得税为( )。
- A.12.5万元
- B.51万元
- C.62.5万元
- D.75万元
- A.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75 贷:应付股利 75
-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5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应付现金股利 75
- C.借:本年利润 1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OO
- D.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o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事业支出
- B.经营支出
- C.固定资产
- D.固定基金
- A.购买债券
- B.购买设备
- C.购买股票
- D.建造厂房
- A.临时职工
- B.兼职职工
- C.全职职工
- D.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
- A.缴纳所得税
- B.提取盈余公积金
- C.向股东分配股利
- D.弥补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
- A.营业利润率
- B.净资产收益率
- C.资产负债率
- D.成本费用利润率
- 25
-
( )可以视为永续年金。
- A.零存整取
- B.整存整取
- C.存本取息
- D.利率较高、持续期限较长的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
- A.所得税费用
- B.营业外收入
- C.制造费用
- D.资产减值损失
- A.“银行存款”
- B.“投资收益”
- C.“应收股利”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正确划分各期的成本界限
- B.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
- C.正确划分存货成本与费用的界限
- D.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
- A.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B.收到的存入保证金
- C.应交教育费附加
- D.应付现金股利
- A.根据测量的已完工作量加以确定
- B.按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计算确定
- C.按已经收到的金额占合同总金额的比例计算确定
- D.按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计算确定
- A.分步法
- B.分批法
- C.品种法
- D.标准成本法
- A.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B.预留一笔风险金
- C.放弃可能导致亏损的项目
- D.业务外包
- A.风险回避者
- B.风险转移者
- C.风险追求者
- D.风险中立者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承兑汇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现金日记账由会计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 B.月度终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当与总账的余额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 C.每日终了,应当在现金日记账上计算出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并将现金日记账的账面结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额相核对,保证账款相符
- D.企业应当设立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分别进行企业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 36
-
负债的特征包括( )。
- A.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 B.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 C.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D.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A.盈余公积补亏
- B.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 A.借:银行存款 100贷:坏账准备 100
- B.借:应收账款 100贷:坏账准备 100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账款 100
- C.借:银行存款 100贷:管理费用 100
- D.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账款 100
- A.商标
- B.商誉
- C.专利权
- D.专有技术
- A.140
- B.114
- C.120
- D.86
- A.12%
- B.16%
- C.1 6.2%
- D.30%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教育费附加
- D.资源税
- A.5850
- B.6080
- C.5239
- D.5000
- A.88
- B.96
- C.100
- D.112
- A.实际收益率
- B.名义收益率
- C.必要收益率
- D.预期收益率
- A.定额比例法
-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C.约当产量比例法
-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 A.营业外支出
- B.销售费用
- C.其他业务支出
- D.资产减值损失
- A.已销商品成本
- B.原材料销售收入
- C.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D.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 A.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 B.计入当期事业支出
- C.直接抵减一般基金
- D.冲减事业用材料盘盈价值
- A.9
- B.9.5
- C.8.3
- D.11.8
- A.现金
- B.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
- C.准备近期出售的股票投资
- D.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 A.接受
- B.减少
- C.转移
- D.规避
- A.应付债券的利息
- B.短期借款的利息
- C.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
- D.筹建期间的长期借款利息
- A.财务费用
- B.营业成本
- C.存货成本
- D.管理费用
- A.作为制造费用处理
- B.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C.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 D.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 A.“管理费用”
- B.“生产成本”
- C.“其他应收款”
- D.“营业外支出”
- A.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应在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B.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应在货款全部收回时确认收入
- C.采用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开出发票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D.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 A.“生产成本”
- B.“在建工程”
- C.“管理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75
- B.90
- C.50
- D.45
- 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 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D.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
- A.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发出委托代销商品
- B.发出分期收款销售的商品
- C.在一般销售方式下按合同规定发出商品,并于发出商品的当天办妥托收手续
- D.将商品销售给目前现金流转严重困难的老客户
- A.递延收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营业外支出
- D.管理费用
- A.10
- B.11.7
- C.12
- D.14.O4
- A.风险追求者
- B.风险回避者
- C.风险中立者
- D.以上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