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经济周期
- B.组织形式
- C.收益分配
- D.企业投融资
- A.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 B.附属单位按规定缴纳的款项
- C.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 D.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 A.流动比率
- B.产权比率
- C.速动比率
- D.资产负债率
- A.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B.能够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 C.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
- D.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所得税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
- B.存货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 C.罚款支出
- D.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失
- A.财政拨款
- B.财政贴息
- C.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 D.向企业投入资本
- A.支付的工会经费
- B.支付的职工教育经费
- C.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
- D.支付的出差人员的差旅费
- A.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B.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 C.支付中介机构的咨询费
- D.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 A.自制产成品用于职工福利
- B.自制产成品用于对外投资
- C.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 D.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改用于自建厂房
- A.计提的应付票据的利息
- B.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利息
- C.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利息
- D.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长期借款利息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生产成本
- D.其他业务成本
- A.借:管理费用15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155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5000
- C.借:其他应收款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5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150000贷:银行存款150000
- A.对子公司投资
- B.对联营企业投资
- C.对合营企业投资
- D.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投资
- A.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 B.单独估价人账的土地无需计提折旧
- C.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
- D.企业以一笔款项购人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应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 A.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B.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人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C.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 D.进口材料支付的关税…消费税
-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C.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A.已售商品预计保修费用
- B.为推广新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用
- C.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000
- B.借记“预收账款”11700
- C.贷记“应交税费”1700
- D.借记“应收账款”3700
- A.企业开出支票,收款方尚未到银行兑现
- B.银行误将其他企业的存款记入本企业存款账户
- C.银行代扣本企业水电费,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
- D.银行收到委托收款结算方式下的结算款项,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 A.10619
- B.10000
- C.8000
- D.7000
- A.105
- B.110
- C.100
- D.120
- A.85
- B.90
- C.105
- D.119
- A.3600
- B.2400
- C.3000
- D.4500
- 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 B.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 C.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
- D.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并且在产品的费用在产品完成之前可以随实物流转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或产品的方法
- 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或产品的方法
- A.50
- B.70
- C.100
- D.110
- A.6500
- B.7000
- C.9500
- D.10000
- A.13
- B.15
- C.23
- D.33
- A.收到第一笔货款时
- B.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 C.发出商品时
- D.收到支付凭证时
- A.5000
- B.4000
- C.3900
- D.3000
- A.5
- B.16
- C.50
- D.185
- A.5000
- B.5600
- C.5250
- D.5750
- A.2050
- B.2550
- C.2700
- D.2450
- A.7.3.
- B.38.5
- C.40.25
- D.80.3
- A.损失200
- B.收益200
- C.收益600
- D.损失600
- 50
-
某企业于2010年12月31日赡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1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 A.39.84
- B.66.4
- C.79.68
- D.80
- A.77
- B.87
- C.95
- D.105
- A.830
- B.1170
- C.1000
- D.1204
- A.3000000
- B.3033300
- C.3204000
- D.3300000
- A.150450
- B.149550
- C.151050
- D.148950
- A.20200
- B.21400
- C.23804
- D.25004
- A.1400
- B.1380
- C.1500
- D.1620
- A.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B.备用金
- C.存出投资款
- D.银行本票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