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13
-
下列属于年金的有( ).
- A.分期等额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 B.分期等额偿还贷款
- C.定期定额支付的养老金
- D.每年不等的租金收入
-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 C.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稳定
- D.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波动较大
- A.库存商品
- B.材料采购
- C.委托加工物资
- D.存货跌价准备
- A.事业基金
- B.专用基金
- C.结余
- D.财政补助收入
- A.原材料盘盈
-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 C.固定资产盘盈
-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 A.固定资产盘盈
- B.所得税费用
- C.对外捐赠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处置利得
- A.筹建期间的开办费
- B.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D.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 A.售后租回不能确认为收入
- B.如果销售时得知买方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了巨额亏损、资金周转困难,则可能m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不应确认为收入
- C.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够合理地估计,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已收到价款,则将已收到的价款确认为资产
- D.通常情况下,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 A.对外销售材料收入
- B.出售专利所有权收入
- C.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收入
- D.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入
- A.政府补助是无偿的
- B.政府补助通常附有条件,主要包括政策条件和使用条件
- C.政府补助不包括资本性投入
- D.政府代第三方支付给企业的款项,对于收款企业而言属于政府补助
- A.进口商品缴纳的消费税
- B.自产自用产品应交的资源税
- C.教育费附加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不能计入财务费用
- B.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C.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 D.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A.支付的工会经费
- B.提供给职工配偶的福利
- C.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
- D.为职工无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 A.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 B.有偿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 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应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
- D.无形资产成本在取得的当月开始摊销,处置无形资产的当月不再摊销
- A.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税费
- B.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 C.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 D.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清理费用
- A.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B.计提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C.计提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D.计提自建工程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A.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 B.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保险费
- C.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 D.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 A.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 B.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 C.应收的赔款
- D.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
- A.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 B.被投资单位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C.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B.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人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人存货采购成本
- C.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存货成本
- 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 A.普通年金
- B.即付年金
- C.递延年金
- D.永续年金
- A.直接分配法
- B.交互分配法
- C.计划成本分配法
- D.代数分配法
- A.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非财政补助收入
- B.固定资产出租
- C.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
- D.其他零星杂项收入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 C.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 A.分批法
- B.品种法
- C.逐步结转分步法
- D.平行结转分步法
- A.支付的印花税
- B.业务招待费
- C.预计产品保证损失
- D.基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A.28000
- B.32000
- C.42000
- D.51000
- A.偿还应付账款
- B.偿还短期借款
- C.发放现金股利
- D.支付借款利息
- A.165
- B.150
- C.115
- D.107
- A.公益性捐赠支出
- B.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 C.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 D.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 A.4000
- B.4015
- C.4010
- D.4980
- A.盈余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应付短期借款利息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应付管理人员二资
- A.800000
- B.636000
- C.936000
- D.500000
- A.77
- B.87
- C.95
- D.105
- A.存货为10000万元
- B.固定资产9000万元
- C.投资性房地产为10000万元
- D.投资性房地产为9000万元
- A.商品价款
- B.增值税进项税额
- C.商业折扣
- D.销货方代垫运杂费
- A.17020
- B.18620
- C.14300
- D.14400
- A.39.84
- B.33.3
- C.39.6
- D.33
- A.46
- B.14
- C.45
- D.56
- A.超支50
- B.节约50
- C.超支150
- D.节约150
- A.收益20
- B.收益17
- C.损失120
- D.损失117
- A.34.25
- B.30
- C.32
- D.36.25
-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