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纳税入存款
- B.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拍卖所扣押的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D.扣押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财产
- 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B.取得短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 C.采购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D.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手续费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
- B.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C.计提坏账准备
- D.管理用无形资产摊销
- A.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
- C.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的会计机构中工作
- D.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的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 A.应收账款
- B.存货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固定资产
- A.银行存款
- B.实收资本
- C.主营业务收入
- D.销售费用
- A.销售产品发生的商业折扣
- B.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商品维修费
- C.结转出租包装物因不能使用而报废的残料价值
- D.结转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提前报废的设备
- B.经营租入的仓库
- C.土地
- D.房屋
- A.折价摊销额
- B.溢价摊销额
- C.期末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利息
- D.债券的面值
- A.直接分配法
- B.交互分配法
- C.约当产量比例法
- D.机器工时比例法
- A.诉讼费
- B.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 C.职工食堂补助费用
- D.业务招待费
- A.广告费
- B.业务招待费
- C.印花税
- D.研究开发费用
- A.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B.预收账款总账科目期末贷方余额
- C.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 D.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 A.将货物交付给位于乙省的某商场代销
- B.销售乙市某商场的代销货物
- C.将货物投资于甲省的企业
- D.将货物移送8企业用于销售
- A.财务费用
- B.其他业务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销售费用
- A.150
- B.200
- C.100
- D.50
- A.450
- B.500
- C.550
- D.600
- A.恢复原状
- B.拘役
- C.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 D.支付违约金
- A.80 000
- B.110 000
- C.115 000
- D.35 000
- A.营业外收入
- B.递延收益
- C.营业外支出
- D.管理费用
- A.400
- B.160
- C.168
- D.72
- A.分类法
- B.品种法
- C.平行结转分步法
- D.分批法
- A.以“银行对账单”为原始记录将该业务入账
- B.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银行对账单”自制原始凭证人账
- C.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同时人账
- D.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入账
- A.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提取盈余公积
- 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制造费用
- B.生产成本
- C.主营业务成本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B.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
- C.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 D.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 A.0.24
- B.0.15
- C.0.09
- D.0.06
- A.营业外支出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
- A.-245
- B.145
- C.-240
- D.240
- A.先进先出法
- B.售价总额核算法
- C.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 D.个别计价法
- A.20000
- B.39678.33
- C.19833.33
- D.40322.67
- A.增值税
- B.印花税
- C.房产税
- D.土地使用税
- A.投资收益
- B.营业外收入
- C.财务费用
- D.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