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到的现金
- C.购买3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支付的现金
- D.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 A.营业成本
- B.其他业务收入
- C.营业外收入
- D.投资收益
- A.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 B.预提费用的增加
- C.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 D.投资损失
- A.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 B.营业执照
- C.组织机构统-代码证
- D.银行账号证明
- A.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实现投资收益500万元
- B.购入一项专有技术用于日常经营,支付价款10万元
- C.转让一项专利权,取得价款200万元
- D.向投资者派发现金股利60万元
- A.债务转为资本
- B.公司发行的债券计提的利息
-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D.以现金偿还债务
- A.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一般情况下,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B.小规模纳税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征收
- C.小规模纳税企业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增值税额
-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额可计人进项税额,并由销项税额抵扣,而不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 A.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 B.收回应收账款
- C.用现金支付工资
- D.生产领用原材料
- A.生产人员的薪酬
- B.行政人员的薪酬
- C.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 D.研发人员的薪酬
- A.电算化主管
- B.电算化维护
- C.电算化审查
- D.数据分析
- A.投资收益
- B.交易性金融资产
- C.应收股利
- D.银行存款
- A.固定资产盘亏
- B.确认所得税费用
- C.对外捐赠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出售利得
- A.收入
- B.费用
- C.所有者权益
- D.利润
- A.自制原始凭证
- B.领导批示
- C.经济合同
- D.记账凭证
- A.委托收款
- B.支票
- C.托收承付
- D.汇兑
- A.税率
- B.税目
- C.征税对象
- D.纳税期限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A.职工出差取得的火车票
- B.支付款项时取得的收据
- C.购买货物取得的发票
- D.借款单
- A.0
- B.4
- C.16
- D.20
- A.290
- B.300
- C.310
- D.320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汇总记账凭证
- A.应付账款
- B.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长期借款
- A.45
- B.35
- C.20
- D.10
- A.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
- B.规模较大,经济业务不多
- C.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多
- D.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
- A.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 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
- C.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
- 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 A.总分类账与日记账之间的关系
- B.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关系
- C.总分类账与备查账之间的关系
-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 A.1 000
- B.3 000
- C.4 000
- D.2 000
- A.记账凭证
- B.汇总凭证
- C.明细账
- D.累计凭证
- A.应收账款
- B.固定资产
- C.长期股权投资
- D.短期借款
- A.150
- B.250
- C.50
- D.100
- A.记账凭证
- B.收款凭证
- C.自制原始凭证
- D.汇总凭证
- A.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
- B.账户借方、贷方余额
- C.账户对应关系
- D.各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合计
- A.100
- B.80
- C.70
- D.90
- A.55000
- B.25000
- C.15000
- D.40000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累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