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销售包装物
- B.以商品进行投资
- C.以商品对外捐赠
- D.以商品抵偿债务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应付票据
- C.应付账款
- D.货币资金
- A.接受作价房产入股
- B.承受抵债房产
- C.承租房产
- D.继承房产
- A.增值税销项税额
- B.消费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印花税
- A.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 A.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 B.提取专设销售机构职工工资
- C.计提短期应付债券利息
- D.发放股票股利
- A.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B.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C.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D.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A.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
- B.注明登账的日期
- C.注明账簿的名称
- D.签名或者盖章
- A.银行汇票存款
- B.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C.信用卡存款
- D.存出投资款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承兑汇票
- C.银行本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服
- B.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决定不服
- C.对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决定不服
- D.对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不服
- A.“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
- B.“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
- C.“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
- D.“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
- A.汇兑损失
- B.利息支出
- C.诉讼费
- D.购货单位享受的现金折扣
- A.用于直接出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主代扣代交的消费税
- B.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
- C.用于在建工程的原材料所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D.购入固定资产的所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 A.增值税
- B.土地增值税
- C.企业所得税
- D.个人所得税
- A,营业税,土地增值税
- B.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 C.消费税,资源税
- D.增值税,消费税
- A.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为取得进口货物的当天
- B.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 C.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为支付加工费的当天
- D.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 A.110
- B.177
- C.194
- D.105
- A.3360
- B.4800
- C.3460
- D.4660
- A.利润分配——分配股利
- B.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 C.应付股利
- D.应付利润
- A.12
- B.12.5
- C.14.04
- D.14.54
- A.银行销售金银
- B.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
- C.房地产公司销售商品房
- D.融资租赁公司出租设备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100
- B.102
- C.119
- D.117
- A.200
- B.220
- C.240
- D.600
- A.发生的注册费
- B.发生的聘请律师费
- C.研究阶段发生的材料费
- D.开发阶段发生的研究人员的人工费(符合资本化条件)
- A.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B.股本
- C.未分配利润
- D.盈余公积
- A.库存现金
- B.其他应收款
- C.预付账款
- D.其他应付款
- A.16500
- B.20000
- C.26500
- D.28500
- A.总经理
- B.经办人员
- C.会计人员
- D.财务总监
- A.先进先出法
- B.加权平均法
- C.后进先出法
- D.个别计价法
- A.50000
- B.44000
- C.42500
- D.34000
- A.存货
- B.固定资产原价
- C.长期债权投资
- D.无形资产
- A.转作短期借款
- B.转作应付账款
- C.转作其他应付款
- D.仅做备查登记
- A.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