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 50 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该公司1997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 1997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该公司1998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资 产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期末数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00 短期借款 10 短期投资 应付票据 6 应收票据 10 应付账款 20 应收账款 60 其他应付款 0.5 减:坏账准备 0.3 应付福利费 2.3 应收账款净额 59.7 未交税金 7.2 预付账款 5 其他未交款 4 其他应收款 0.3 存货 80 流动资产合计 255 流动负债合计 50 长期投资 长期负债 长期投资 60 长期借款 100 固定资产 应付债券 20 固定资产原价 300 长期应付款 10 减:累计折旧 60 其他长期负债 30 固定资产净值 240 长期负债合计 160 在建工程 30 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合计 270 实收资本 300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 资本公积 50 无形资产 10 盈余公积 40 递延资产 5 未分配利润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 15 所有者权益合计 390 其他长期资产 其他长期资产 资产总计 6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600 (1)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100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增值税额170000元,货款及税金均未支付,材料已运到。
(2)销售产品一批,产品成本200000元,销售货款500000元,增值税额85000元,贷款及税金均已收存银行。
(3)用原材料100000元向外投资,增值税税额17000元。
(4)出售原材料一批,成本50000元,价款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材料已发出,贷款及税金均未收到。
(5)分配并发放工资4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30000&127;元,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
(6)本公司拥有A公司80%的权益性资本,本年A公司净利润500000元,实际用300000元分给投资者。
(7)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300000元,存入银行,当年用存款支付利息30000元。
(8)本期提取坏帐准备金585元。
(9)取得长期借款800000元,存入银行,当年提取利息80000元。
(10)用存款100000元购入债券,当年计息10000元。
(11)本年提折旧60000元,其中40000元为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20000元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
(12)盘亏产品20000元,年终尚未处理。
(13)用存款70000元购入一台设备(含税)(14)用存款100000元归还长期借款。
(15)去年盘亏一台设备,本年处理,净值30000元。
(16)用固定资产向外投资,帐面原价100000元,已提折旧30000&127;元,评估价80000元。
(17)摊销无形资产价值20000元。
(18)计算所得税99415元。本年上交所得税50000元,增值税30000元,城建税20000元。
(19)结转本年损益和净利润。
(2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0000元,计算应付股利200000元,并用存款支付股利。
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编制1998年度现金流量表。
- 2
-
第 51 题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A、B、C三位股东于2003年12月31日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800万元。出资协议规定,A、B、C三位股东的出资比例分别为40%、35%和25%。有关资料如下:
(1)2003年12月31日三位股东的出资方式及出资额如下表所示(各位股东的出资已全部到位,并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有关法律手续已经办妥):
单位:万元
(2) 2004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决定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计划在2005年2月10日支付。出资者 货币资金 实物资产 无形资产 合计 A 270 50 专利权 320 B 130 150 设备 280 C 170 30 轿车 200 合计 570 180 50 800 (3) 2005年12月31日,吸收D股东加入本公司,将甲公司注册资本由原800万元增到1 000万元。D股东以银行存款100万元、原材料58.5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材料计税价格为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出资,占增资后注册资本10%的股份;其余的100万元增资由A、B、C三位股东按原持股比例以银行存款出资。2005年12月31日,四位股东的出资已全部到位,并取得D股东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的法律手续已经办妥。
要求:
(1) 编制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收到出资者投入资本的会计分录(“实收资本”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2) 编制甲公司2004年决定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应付股利”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3)计算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吸收D股东出资时产生的资本公积。
(4)编制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收到A、B、C股东追加投资和D股东出资的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增资扩股后各股东的持股比例。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正确
- 错误
- A.营业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应收账 款
- B.应付账款
- C.应交税金
- D.其他业务支出
- A.固定资产清理收入
- B.发生的清理费用
- C.转入的固定资产净值
- D.转出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 A.余额百分比法
- B.账龄分析法
- C.销货百分比法
- D.个别认定法
- A.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 B.管理费用
- C.委托加工物资
- D.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A.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B.收入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 C.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D.使用权上的主要风险转移给了使用者
- A.资源税
- B.营业税
- C.消费税
- D.城乡维护建设税
- A.库存现金
- B.其他货币资金
- C.3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 D.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 参考答案:ABCD
- A.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
- B.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利息
- C.取得短期股票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 D.取得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而尚未领取的利息
- A.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不确认收入
- B.受托方在收到代销商品时不作购进处理
- C.受托方将代销商品销售后,在同时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的四个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则按实际售价确认销售收入
- D.委托方收到受托方交付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
- A.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
- B.将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 C.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
- D.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基金
- A.用红色墨水划对角线注销
- B.加盖相应戳记
- C.记账人员签章
- D.会计机构负责人签章
- A.商品贬值
- B.商品毁损
- C.商品报废
- D.商品被盗
- A.依法取得专利权发生的注册费
- B.依法取得专利权发生的聘请律师费
- C.研究开发过程中领用的材料
- D.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
- A.银行存款
- B.应收账款
- C.营业外收入
- D.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 A.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
- B.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多
- C.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少但较复杂
- D.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
- A.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
- B.将库存材料用于在建工程
- C.将库存材料用于对外投资
- D.库存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 34
-
第 17 题商业企业采用售价法核算库存商品,本月月初库存商品进价成本6万元,售价9万元。本月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8万元,售价11万元。本月销售商品售价15万元,本月期末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 )万元。
- A.3.5
- B.4.5
- C.10.5
- D.14
- A.330
- B.363
- C.429
- D.462
- A.根据各种记账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
- B.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帐
-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 D.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 37
-
第 16 题某企业2007年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资收益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 A.13
- B.15
- C.18
- D.23
- A.1.5
- B.2.5
- C.9.5
- D.10.5
- A.10000
- B.17000
- C.17850
- D.18020
- A.阿拉伯数字是否分位填写
- B.小写金额前是否标明“¥”
- C.大写金额前是否加有“人民币”字样
- D.自制原始凭证是否有经办部门和经办人签章
- A.库存商品账簿记录与本单位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核对
- B.库存商品明细账与总账的核对
- C.库存商品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库存商品的实有数额的核对
- D.库存商品账簿记录与其会计凭证的核对
- A.20000
- B.5000
- C.15000
- D.30000
- A.自愿原则
- B.仲裁机构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
-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解决纠纷原则
- D.一裁终局原则
- A.800
- B.700
- C.803
- D.703
- A.月末购货发票账单未到,但已入库的材料
- B.月末购货发票账单已到,货款未付但已入库的材料
- C.月末购货发票账单已到,货款已付且已入库的材料
- D.月末购货发票账单已到,货款已付但未入库的材料
- A.贷方余额
- B.借方余额
- C.没有余额
- D.贷方或借方余额
- A.30000
- B.32000
- C.32200
- D.32700
- A.差数法
- B.尾数法
- C.除9法
- D.除2法
- A.5
- B.15
- C.50
- D.185
- A.50840
- B.59340
- C.59370
- D.59400
- A.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 B.累计留存收益
- C.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 D.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