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增值税
- B.房产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城镇土地使用税
- A.立账簿人
- B.合同的担保人
- C.台同的鉴定人
- D.专利证的领受人
- A.大、中型国有企业
- B.国有资产占非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C.大、中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
- D.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A.销售房地产
- B.转让土地使用权
- C.以房产投资入股
- D.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
- A.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 B.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C.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手续费
- D.出售短期债券投资发生的净损失
- A.存货
- B.长期股权投资
- C.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
- A.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 B.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营业费用
- C.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同时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 D.因非货币性交易换出存货而同时结转的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 A.生产成本
- B.在途物资
- C.工程物资
- D.发出商品
- A.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B.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 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D.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 D.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款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A.一次凭证
- B.汇总凭证
- C.通用凭证
- D.专用凭证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广告费
- B.业务招待费
- C.矿产资源补偿费
- D.研究与开发费
- A.他人使用企业无形资产而获得的使用费
- B.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 C.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 D.企业销售生产用原材料取得收入
- A.经济行为
- B.经济权利
- C.经济义务
- D.经济关系
- A.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 B.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 C.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 D.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 A.14
- B.15
- C.20
- D.16
- A.运动状态
- B.静止状态
- C.占用状态
- D.来源状态
- A.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 B.营业外支出
- C.应付福利费
- D.在建工程
- A.16.5
- B.22.5
- C.25.5
- D.14.5
- A.填制会计凭证
- B.财产清查
- C.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D.登记会计账簿
- A.劳务收入的确认
- B.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收入的确认
- C.出售在产品的确认
- D.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 A.2000元以下
- B.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 C.2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
- D.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A.经营性租人的设备
- B.融资租入的设备
- C.经营性租出的房屋
- D.未使用的设备
- A.红字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差数法
- D.尾数法
- A.24 000
- B.64 000
- C.40000
- D.32000
- A.计量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亏
- A.银行存款
- B.短期投资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货币资金
- A.境外盈亏可以互相弥补,对境外未弥补的亏损可以由境内盈利弥补
- B.境外盈亏可以互相弥补,境外盈利可以弥补境内亏损
- C.境外盈亏不得互相弥补,且境内外之间的盈亏也不得相互弥补
- D.境外盈亏可以互相弥补,但境内外之间的盈亏也不得相互弥补
- A.不予受理
- B.予以退回
- C.更正补充
- D.无权自行处理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取得会计做作业资格证书
- B.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 C.具有中专以上会计专业学历
- D.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 A.在途物资
- B.库存商品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发出商品
- A.50000
- B.110000
- C.48000
- D.108000
- A.在途物资
- B.委托加工物资
- C.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D.营业税金及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