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 51 题甲公司2006年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下(该公司采用表结法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所得税税率为33%,金额单位为万元)。
要求:对下列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科目名称
结账前余额(余额方向) 科目名称 结账前余额(余额方向) 主营业务收入 2000(贷) 主营业务成本 1 360(借) 其他业务收入 400(贷) 其他业务成本 280(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贷) 营业税金及附加 16(借) 投资收益 200(贷) 销售费用 lO(借) 营业外收入 60(贷) 管理费用 160(借) 财务费用 24(借) 资产减值损失 70(借) 营业外支出 80(借) (1)将各损益类科目年末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2)假设没有纳税调整事项,计算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结转所得税费用。
(3)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4)企业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0%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5)结转利润分配。
- 6
-
第46题甲企业2007年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其中,C产品为不可比产品。相关资料如下:
(1)2007年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 表为: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 单位: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定额比例法
-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
- A.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 C.各项成本比重的大小
-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 A.业务招待费
- B.非货币性福利
- C.养老保险费
- D.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 A.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B.备用金
- C.存出投资款
- D.银行本票存款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教育费附加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长期股权投资
- C.工程物资
- D.开发支出
- A.15
- B.300
- C.330
- D.345
- A.工程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 B.工程领用本企业商品的实际成本
- C.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 A.账证核对
- B.账簿资料的内外核对
- C.账账核对
- D.账实核对
- A.甲与乙在2004年6月15日签订成立,并于8月25日被法院撤销的合同
- B.甲因重大误解与丙签订的合同
- C.甲与丙签订的,以走私为目的的合同
- D.甲与丁签订的,压价处理即将到保证期的产品销售合同
- A.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 B.从银行借款偿还短期借款
- C.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期货款
- D.用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
- A.销售商品发生的商业折扣
- B.采用一次摊销法结转首次出借新包装物成本
- C.结转出租包装物因不能使用而报废的残料价值
- D.结转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历史成本
- B.现行市价
- C.重置成本
- D.可变现净值
- E.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A.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公司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各月收入。
- B.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时,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
- C.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 D.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合同成本预计不能收回时,公司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不确认收入
- A.划转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B.处置原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 C.利用国家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
- D.盘盈的固定资产
- A.152000
- B.65000
- C.12000
- D.95000
- A.20000,20000
- B.30000,10000
- C.30000,20000
- D.20000,10000
- A.借:银行存款 155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33 16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 638
- B.借:银行存款 155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8 20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 638
- 其他业务收入 4 957
- C.借:其他业务成本 5 100贷:包装物 5 000材料成本差异 100
- D.借:其他业务成本 4 900材料成本差异 100贷:包装物 5 000
- A.货币计量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会计主体
- A.20
- B.12
- C.8
- D.4
- A.1 500.8
- B.1 487.4
- C.1 494.1
- D.1 507.5
- A.30 000
- B.30 333
- C.32 040
- D.33 000
- A.应收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坏账损失
- D.其他应付款
- A.应付账款
- B.其他应付款
- C.预付账款
- D.短欺借款
- A.50
- B.60
- C.58.5
- D.70.2
- A.40000
- B.9000
- C.32000
- D.100000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使用褪色药水
- A.1000
- B.3000
- C.5000
- D.7000
- A.能够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B.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 提供资料
- C.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资产耗费水平
- D.逐步综合结转法要进行成本还原
- A.将本期实际成本与前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 B.计算分析本期的成本利润率
- C.计算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并将其与前期进行比较
- D.计算分析本期销售收入成本率
- A.100
- B.80
- C.70
- D.90
- A.21600
- B.17280
- C.17600
- D.14080
- A.原制单人重开
- B.经办人更正
- C.会计人员更
- D.审批人员更正
- A.所有者投入货币资金
- B.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设备
- C.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 D.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 A.-14.5
- B.-13
- C.-3
- 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