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 51 题A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所得税税率为33%,提供运输劳务的营业税税率为3%,转让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率5%(其他税费略)。企业以生产为主,提供运输劳务为辅,存货按实际成竞怂悖?007年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购入材料-批,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2)销售商品-批,商品成本60万元,货款100万元,增值税l7万元,款项尚未收到。
(3)收到上述销售业务货款l7万元,剩余货款买方开来了-张期限4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
(4)销售商品-批,货款600万元,增值税l02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该批商品成本300万元。
(5)生产产品领用材料300万元,车间领用机物料60万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20万元。
(6)销售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8万元,销售价2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
(7)分配当年工资费用2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从事运输劳务人员工资10万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10万元。
(8)提供运输劳务收入60万元存人银行,发生的相关成本(不包括工资)30万元,均以存款支付。
(9)转让一项专利权,取得转让价款20万元存入银行,该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25万元,累计摊销l5万元。假定该专利权未计提减值准备。
(10)转让一幢房屋,转让收入100万元,该房屋原值l20万元,已提折旧40万元,转让时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
(11)本年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8万元。
(12)当年共计提折旧100万元。其中,计入管理费用的为3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70万元。
(13)以银行存款支付产品销售广告费20万元。
(14)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假设当年工资及附加费超出计税标准10万元,计算当年应交所得税。
(15)结转当年经营成果。
假设A公司除上述内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编制利润表(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利润表
编制单位:A公司 2007年 单位:万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 3
-
第 50 题建工公司生产A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A产品本月完工3200件,月末在产品800件。 要求: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8000 8000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28000 4000 8000 40000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36000 4000 8000 48000 (1)假定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2)若原材料随加工程度逐步投入,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为50%,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
接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 4
-
第 47 题某企业的-项固定资产原始价值为20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0元,预计该项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
要求:(1)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算出各年的折旧额;
(2)用年数总和法算出各年的折旧额。
- A.减少企业所有者权益
- B.涉及企业所有者权益
- C.减少企业投资者可分配的利润
- D.不减少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 A.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
- B.生产工人的工资
-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D.季节性的停工损失
- A.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 B.指标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 C.成本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差
- D.产值成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差
- A.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B.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C.领用的用于出借的新包装物成本
- D.对外销售的原材料成本
- A.设置会计科目电算化
- B.填制会计凭证电算化
- C.登记会计账簿电算化
- D.进行成本计算电算化
- E.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
- A.短期借款
- B.应收账款
- C.预付款项
- D.盈余公积
- A.会计移交清册
-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D.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A.资本公积
- B.未分配利润
- C.利润总额
- D.盈余公积
- A.资本公积转增
- B.盈余公积转增
- C.新投资者投入
- D.发放现金股利
- A.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 B.投资者追加投资
- C.拨款转入
- D.股权投资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 A.冶金业
- B.大批大量的机械制造业
- C.纺织业
- D.飞机制造业
- A.物资采购
- B.应付账款
- C.应付票据
- D.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A.购置货物或接受劳务产生的应付账款
- B.已经预付的款项
- C.接受银行贷款
- D.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
- A.账龄分析法
- B.个别认定法
- C.销货百分比法
- D.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 A_盈余公积
- B.利润分配
- C.资本公积
- D.实收资本
- A.《德国民法典》
- B.《德国刑法典》
- C.《法国刑法典》
- D.《统一商法典》
- A.2/3
- B.1/2
- C.3/4
- D.4/5
- A.否定一切
- B.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 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
- A.遵义会议的召开
-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A.7
- B.15
- C.20
- D.30
- A.宗教规则
- B.判例法
- C.条例
- D.政策
- A.超导材料比较稀缺,不易普及
- B.超导材料过于昂贵,普通人买不起
- C.超导并不能节省多少能源
- D.超导目前还不能在常温下实现
- A.跨级行文
- B.多级行文
- C.越级行文
- D.直接行文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 C.人的实践活动
-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 A.合理性审查原则
- B.合法性审查原则
-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 A.犯罪中止
- B.犯罪预备
- C.犯罪表示
- D.不构成犯罪
- A.马克思
- B.恩格斯
- C.列宁
- D.费尔巴哈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 A.放弃继承
- B.丧失继承权
- C.转继承权
- D.接受继承
- A.上行文
- B.平行文
- C.越级行文
- D.下行文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 A.人数
- B.收入
- C.权利
- D.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 A.精神奖励
- B.物质奖励
- C.记功奖励
- D.嘉奖并授予荣誉称号
- A.自主选择权
- B.公平交易权
- C.知情权
- D.依法求偿权
- A.30日
- B.15日
- C.60日
- D.90日
- A.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 B.行政系统以外的司法机关监督
- C.行政系统自身的监督
- D.行政系统以外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
- A.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
- B.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
- C.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 D.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
- A.社会救助
- B.社会保险
- C.社会福利
- D.社会优抚
- A.未成年人作出的各类证言
- B.当事人李某的妻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李某的证言
- C.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原件已丢失,且被告否认有该合同文件
- D.原告王某向法院提供的其采取偷录的方法获取的证明被告杨某借其人民币2000元的录音带,但有些关键内容不清楚
-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C.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 D.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A.依合伙合同的约定决定是否允许
- B.不允许。因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间的信任关系而存在
- C.合伙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处理;无约定的,须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 D.合同有约定的依约定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