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借:制造费用 60300 管理费用 67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67000
- B. 借:制造费用 56700 管理费用 63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63000
- C. 借:辅助生产成本 49500 管理费用 55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55000
- D. 借:制造费用 50400 销售费用 5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56000
- A. 88000
- B. 138400
- C. 144700
- D. 148300
- A. 31418
- B. 38400
- C. 54000
- D. 59400
- A. 生产成本增加150000
- B.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248000
- C. 制造费用增加30000
- D. 辅助生产成本增加40000
- A. 甲产品36000
- B. 甲产品30000
- C. 乙产品144000
- D. 乙产品120000
- A.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20万元
- B. 营业利润减少120万元
- C. 利润总额减少120万元
- D. 净利润减少120万元
- A. “固定资产”增加2万
- B. “管理费用”增加2万
- C. “在建工程”增加2万
- D. “营业外支出”增加2万
- A. 前3年计提折旧所使用的折旧率为40%
- B. A设备2011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652万元
- C. B设备2011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580
- D. 计提前3年折旧额时不需要考虑残值的影响
- A. “银行存款”减少4050万元
- B. “管理费用”增加2万元
- C. “制造费用”增加2万元
- D.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680万元
- A. A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612万元
- B. B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450
- C. 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967
- D. A设备分配购进固定资产总价款的比例为40%
- A. 所得税费用3
- B. 净利润66
- C. 所得税费用17
- D. 净利润52
- A. 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 B. 支付的相关增值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 C.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 D. 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 A. 期间费用为7
- B. 期间费用为19万元
- C. 营业利润为13万元
- D. 营业利润为72万元
- A. 168
- B. 200
- C. 208
- D. 218
- A. 3月2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180万元
- B. 3月2日,甲公司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176万元
- C. 3月15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2万元
- D. 3月15日,甲公司应确认财务费用1
- A. 5月5日,甲公司发生销售折让时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 B. 9月20日,甲公司销售材料时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17
- C. 11月10日,甲公司向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发放自产产品时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11
- D. 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劳务收入,结转劳务成本的会计分录:借:预收账款 75 贷:主营业务收入 75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贷:劳务成本 50
- A. 225
- B. 235
- C. 250
- D. 28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政府资本性投入
- B. 政府免征的营业税
- C. 政府向企业先征后返的所得税
- D. 政府为支付小微企业发展而提供的货款贴息
- A. 存货周转率
- B. 流动比率
- C. 应收账款周转率
- D. 速动比率
- A. 经营租入管理用设备的租赁费
- B.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相关税费
- C. 购进原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 D. 按法定程序申请取得专利而发生的费用
- A. 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 B.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费
- C.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业务费
- D. 企业支付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费
- A. 发出材料的实际资本
- B. 支付给受托人的加工费
- C. 支付给委托方的增值税
- D. 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A. 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
- B. 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
- C. 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 D. 转让商标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A. 固定资产原价
- B.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
- C.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D. 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A. 先进先出法
- B. 移动加权平均法
- C. 个别计价法
- D.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 A. “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
- B. “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贷方余额
- C. “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借方余额
- D. “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科目的贷方余额
- A. 以实物对外投资
- B. 用修购基金置固定资产
- C. 购置土地使用权
- D. 购入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
- A. 存入保证金
- B. 应付销货方代垫的运杂费
- C. 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 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承兑汇票
- A. 支付临时工的工资
- B. 发放困难职工的补助金
- C. 缴纳职工的工伤保险费
- D. 支付辞退职工的经济补偿金
- A. 盈余公积转入
- B.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C.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 D. 从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提取
- A. 采用多元化经营以减少风险
- B. 通过业务外包实现风险转移
- C. 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以规避风险
- D. 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实现风险自保
- A. 153
- B. 162
- C. 170
- D. 187
- A. 投资房地产出租期间所取得的租金收入
- B. 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 C.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实际取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D.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收到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
- A.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 B. 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 C.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 D.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和生产总量法
- A. 3000
- B. 5000
- C. 6000
- D. 8000
- A. 取得交易性金额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 B.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C. 收到交易性金额资产购买价款中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 D.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 A. 生产成本
- B. 制造费用
- C. 管理费用
- D. 销售费用
- A. 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
- B. 发行股票的手续费
- C. 外币应收账款的汇兑损失
- D. 销售商品的现金折扣
- A. 100000
- B. 117000
- C. 120000
- D. 140400
- A. 100
- B. 180
- C. 190
- D. 270
- A. 企业在商品销售后如能够继续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则不应确认收入
- B. 企业采用交款提货式销售商品,通常应在开出发票账单并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C.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D. 企业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但已收到价款的,应按照已收到的价款确认收入
- A. 企业单位信用卡存款账户可以存取现金
- B. 企业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余额不可以转存其开户行结算户存款
- C. 企业银行汇票存款的收款人不得将其收到的银行汇票背书转让
- D. 企业外埠存款除采购人员可从中提取少量现金外,一律采用转账结算
- A. 销售商品收入
- B.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
- C. 提供劳务收入
- D. 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
- A. 5.5
- B. 14
- C. 19.5
- D. 20
- A. 16100
- B. 24500
- C. 26600
- D. 28000
- A. 专用基金
- B. 固定基金
- C. 一般基金
- D. 投资基金
- A. 借:应付票据 117000 贷:短期借款 117000
- B. 借:应付票据 117000 贷:其他应付款 117000
- C. 借:应付票据 117000 贷:应付账款 117000
- D. 借:应付票据 117000 贷:预付账款 117000
- A. 20000
- B. 23400
- C. 24000
- D. 28000
- A. 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 B. 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 C.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 D. 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