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营业利润率
- B.净资产收益率
- C.资产负债率
- D.成本费用利润率
- A.库存商品
- B.材料成本差异
- C.生产成本
- D.委托加工物资
- A.销售商品发生的销售折让
- B.销售商品发生的售后服务费
- C.销售商品发生的商业折扣
- D.委托代销商品支付的手续费
- A.应收保险公司存货损失赔偿款计入其他应收款
- B.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C.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的盘盈存货减值冲减管理费用
- D.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同时转销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A.房地产企业持有的待售商品房
- B.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商用房
- C.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后再转租的建筑物
- A.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 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结转其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 C.成本法下,按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 D.成本法下,按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 A.月末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的原材料
- B.已发出商品但货款很可能无法收回的商品销售
-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办公楼
- D.董事会已通过但股东大会尚未批准的拟分配现金权利
- A.附属单位按规定缴纳的收入
- B.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 C.接受外单位捐入未限定用途的财物
- D.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 A.销售材料的成本
- B.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
- C.出租包装物的成本
- D.经营租赁出租设备计提的折旧
- A.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 B.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 C.能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
- D.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 A.经营租入的设备
- B.融资租入的办公楼
- C.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厂房
- 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投产的生产线
- A.设备采购人员差旅费
- B.公司总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 C.生产职工的伙食补贴
- D.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人员的工资
- A.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B.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 C.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D.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
- A.计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 B.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 C.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利息
- D.计提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长期借款利息
- A.预付职工差旅费
- B.代购货单位垫付的运杂费
- C.销售产品应收取的款项
- D.对外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
- A.所得税费用
- B.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 C.销售商品收入
- D.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A.以盈余公积补亏
- B.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
- C.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A.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 B.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 C.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提取盈余公积
- D.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A.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 B.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手续费
- C.外币应收账款汇兑损失
- D.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息
- A.普通年金
- B.即付年金
- C.递延年金
- D.永续年金
- A.销售企业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将现金折扣抵减收入
- B.销售企业在取得价款时将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 C.购买企业在购入商品时将现金折扣直接抵减应确认的应付账款
- D.购买企业在偿付应付账款时将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 A.收到的财政贴息
- B.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 C.收到政府作为资本性投入的财政拨款
- D.收到政府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无偿拨款付的款项
- A.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B.聘请中介机构年报审计费
- C.专设售后服务网点的职工薪酬
- D.企业负担的生产职工养老保险费
- A.7.3
- B.38.5
- C.42.3
- D.80.3
- A.200
- B.-200
- C.500
- D.-500
- A.收回应收款项
- B.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接受股东追加投资
- A.7 700
- B.8 700
- C.9 200
- D.10 700
- A.12%
- B.16%
- C.16.2%
- D.30%
- A.资本溢价
- B.任意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法定盈余公积
- A.18 500
- B.18 600
- C.19 000
- D.20 000
- A.“事业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 B.“事业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 C.“经营结余”科目借方余额
- D.“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
- A.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B.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 C.结转到期无力支付的应付票据
- D.应付由企业负担的职工社会保险费
- 46
-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并投入使用,其成本为2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1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0年度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
- A.4.8
- B.8
- C.9.6
- D.10
- A.借:营业外支出 114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4
- B.借:管理费用 114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4
- C.借:营业外支出 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0
- D.借:管理费用 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0
- A.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 B.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D.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 A.1 590
- B.1 598
- C.1 608
- D.1 698
- A.50
- B.1 125
- C.625
- D.3 375
- A.收到的现金股利
- B.支付的银行借款利息
- C.收到的处置价款
- D.支付的经营租赁租金
- A.定额比例法
-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C.约当产量比例法
-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 A.250
- B.292.5
- C.286
- D.328.5
- A.事业结余
- B.固定基金
- C.专用基金
- D.应缴预算款
- A.810
- B.2 430
- C.900
- D.2 700
- A.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B.借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C.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D.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其他货币资金”科目
- A.2 400
- B.3200
- C.6 000
- D.20 000
- A.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 B.支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D.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的折旧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