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与投出非货币性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合营企业
- B.投出非货币性资产的损益无法可靠计量
- C.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 D.投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具有商业实质
- A.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 B.采购原材料发生的运输费
- C.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 D.用于生产产品的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 A.转股时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37640.04万元
- B.转股时应确认的股本金额为4000万元
- C.转股时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的余额为2359.96万元
- D.转股时不需要冲减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
- E.转股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金额为36893.13万元
- A.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开始l3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 B.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
- C.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一定转移
- D.承租人有权选择续租该资产,并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不论是否再支付租金,续租期也包括在租赁期之内
- E.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的,购买价款应当计入最低租赁付款额
- A.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200万元应计入当期损益
- B.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200万元,应当按照负债成分、权益成分公允价值的比例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进行分摊
- C.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确认资本公积3253.09万元
- D.2013年1月1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36546.91万元
- E.2013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37640.04万元
- A.最低股价增长率
- B.营业收入增长率
- C.最低利润指标的实现情况
- D.将部分年薪存入公司专门建立的内部基金
- A.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
- B.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
- C.合同索赔形成的收入
- D.合同执行过程中取得的非经常性零星收益
- A.分部报告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的净利润
- B.分部收入应当分别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收入予以披露
- C.在分部报告中应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作为分部资产单独予以披露
- D.分部报告应当披露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
- E.分部报告应当披露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
- A.1000
- B.9685
- C.691
- D.715
- A.政府通过招标定制开发某软件系统,政府支付交易对价,软件开发公司中标后开发该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应当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 B.政府通过招标定制开发某软件系统,政府支付交易对价,软件开发公司中标后开发该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应当将取得的对价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 C.政府单方面资助某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某类软件,产权归属该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 D.政府单方面资助某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某类软件,产权归属该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 A.股份有限公司因减少注册资本而回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库存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B.注销库存股时,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冲减股票发行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溢价部分,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回购价格超过上述冲减“股本”及“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部分,应依次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
- C.如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份所对应的股本,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股本的差额作为增加股本溢价处理,按回购股份所对应的股本面值,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 D.如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份所对应的股本,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与所冲减股本的差额作为增加股本溢价处理,按回购股份所对应的股本面值,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 A.160
- B.400
- C.1460
- D.1700
- A.20×7年2月5日
- B.20×7年2月10日
- C.20×7年2月20
- D.20x 7年3月1
- A.0
- B.10万元
- C.20万元
- D.30万元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应将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 B.企业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C.企业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投资收益
- D.企业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 A.应将改扩建时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 B.厂房改扩建期间应计提折旧
- C.改扩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 D.改扩建期间仍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 A.投资性房地产列报的金额为1400万元
- B.投资性房地产列报的金额为1550万元
- C.在建工程列报的金额为1400万元
- D.在建工程列报的金额为1550万元
- A.存货为9000万元
- B.在建工程为5700万元
- C.固定资产为6000万元
- D.投资性房地产为14535万元
- A.165.00
- B.180.00
- C.183.33
- D.200.00
- A.商铺重新装修所发生的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B.重新装修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商铺作为固定资产列报
- C.用于建造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计入所建造办公楼的成本
- D.商品房改为出租用房时按照其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
- A.应确认其他业务收入150万元
- B.应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00万元
- C.2011年l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l 800万元
- D.应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200万元
- A.2012年12月31日将“投资性房地产”转入“在建工程”
- B.改扩建完工后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是2050万元
- C.改扩建期间投资性房地产仍然需要计提折旧
- D.改扩建期间发生的支出35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 A.78
- B.18
- C.0
- D.522
- A.420
- B.424
- C.450
- D.452
- A.确认投资损失200万元
- B.借记“投资性房地产1 800万元
- C.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500万元
- D.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00万元。
- A.更新改造时发生的支出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B.更新改造时被替换部件的账面价值应当终止确认
- C.更新改造时替换部件的成本应当计入设备的成本
- D.更新改造时发生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 A.维修保养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设备的成本
- B.维修保养期间应当计提折旧并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 C.维修保养期间计提的折旧应当递延至设备处置时一并处理
- D.修保养发生的费用应当在设备使用期间内分期计入损益
- A.744.33
- B.825.55
- C.900.60
- D.1149.50
- A.按照税法规定的年限l0年作为其折旧年限
- B.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作为其折旧年限
- C.按照A、B、C、D各部件的预计使用年限分别作为其折旧年限
- D.按照整体预计使用年限15年与税法规定的年限10年两者孰低作为其折旧年限
- A.467.3
- B.452.5
- C.490.17
- D.488.34
- A.21.14
- B.16.04
- C.28.04
- D.17.1
- A.136.8万元
- B.144万元
- C.187.34万元
- D.190万元
- A.0万元
- B.85万元
- C.785万元
- D.808万元
- A.950万元
- B.986万元
- C.1000万元
- D.1111.5万元
- A.1463700
- B.2360000
- C.-l 336300
- D.500000
- A.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85万元
- B.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角度,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处置损益
- C.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 D.不丧失控制权处置部分对子公司的投资后,还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 A.5700000
- B.6600000
- C.1400000
- D.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