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确认时点为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 B.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确认时点为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日期
- C.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的,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 D.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的,转换日为租赁期届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
- 5
-
甲公司为增强营运能力,决定新建-艘大型船舶,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发生的相关交易资料如下。
(1)2009年12月1日甲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本次会议以记名投票方式审议通过了《关于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同意于2010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次还本、分期付息(次年1月1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票面年利率为6%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万元,款项于发行当日收存银行并专户存储,不考虑发行费用。债券发行2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按债券面值转股,假设转股时应付利息已全部支付),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2010年1月1日二级市场上与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P/F,9%,5)=0.6499;(P/A,9%,5)=3.8897]
(2)乙造船企业承接了甲公司该船舶制造项目,与甲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为5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乙企业合同完工进度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工程已于2010年2月1日开工,预计2012年9月完工。最初预计的工程总成本为4000万元,至2011年底,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工程总成本上升至5200万元。乙企业于2012年7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建造合同,工程质量优良,甲公司同意支付奖励款100万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乙企业建造该工程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3)经临时股东大会授权,2010年2月98甲公司利用项目闲置资金购入丙公司股票4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3380万元(其中含相关税费20万元)。5月28日甲公司以每8.35元的价格卖出丙公司股票25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12万元,所得款项于次日收存银行。6月30日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7.10元。8月28日甲公司以每股9.15元的价格卖出丙公司股票15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6万元,所得款项于次日收存银行。不考虑股票交易应交纳的所得税。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累计实际发生成本 1000 3640 5100 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 3000 1560 结算合同价款 1404 2106 1590 实际收到价款 936(2月1日收到) 2106(期末收到) 2058(完工验收后收到) (4)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款在2010年资本化期间内实际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为25万元。
要求(答案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计算甲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与权益成份的金额。
(2)计算甲公司新建投资项目2010年度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3)假设甲公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在2012年1月1日全部行使转换权,计算该事项对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4)分析判断建造合同业务中,影响乙企业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的因素有哪些,并计算2010年和2011年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假设乙企业除此业务外当期未发生其他业务)。
- A.在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应当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以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 B.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 C.按发行价格总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 D.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应当在债券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利息,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 A.企业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
- B.企业销售商品应交的增值税
- C.企业销售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
- D.企业提供应税劳务应交的营业税
- A.商誉
- B.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C.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
-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 A.甲公司转回长期应收款计提的减值准备5万元
- B.甲公司转回对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3万元
- C.甲公司转回对闲置办公楼计提的减值准备15万元
- D.甲公司转回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并计入损益6万元
- A.A公司持有的对甲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 B.B公司持有的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 C.C公司持有的计提了减值的应收账款
- D.D公司因控股合并确认的商誉
- A.不得使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
- B.用于估计折现率的基础应该为税后利率
- C.企业通常应采用单-的折现率
- D.折现率为企业在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 A.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如果不能如期支付,应在票据到期时,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转入“应付账款”科目
- B.企业向职工提供其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也属于非货币性薪酬
- C.对于企业实施的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由于这部分职工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故支付的退休工资不属于职工薪酬
- D.如果合同规定职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务后至少应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将出售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其成本间的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在合同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 E.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均属于长期负债,均可能会涉及“利息调整”的摊销
- A.存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日的账面价值计价
-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C.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转换日的账面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 D.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账面价值计价
- A.甲公司2011年该固定资产安装完工后的入账价值为2250万元
- B.甲公司2011年1月1日确认的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为1692.6万元
- C.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的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 D.2011年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为122.49万元
- A.销售商品的商业企业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时,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 B.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地产收到先征后返的营业税,冲减收到当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的金额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冲减当期应交税费
- D.矿产品开采企业生产的矿产资源对外销售时,应将按销售量计算的应交资源税计人当期营业税金及附加
- A.73.15万元
- B.64万元
- C.52万元
- D.48.63万元
- A.8731.84万元和1468.26万元
- B.9465.20万元和734.80万元
- C.10000.04万元和199.96万元
- D.9959.2万元和240.8万元
- A.18万元
- B.2.7万元
- C.0.3万元
- D.0
- A.甲公司应于3月10日将写字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 B.10月1日,甲公司应将该商住两用楼盘按50000万元的金额确认为存货
- C.甲公司换入公寓楼的入账价值为3000万元
- D.甲公司上述资产2014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50万元
- A.长期应收款
- B.长期借款
- C.商誉
- D.生产性生物资产
- A.租赁期满,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项目,并按照1 300万元入账
- B.转换日应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科目对应结转,借记“开发产品”科目1500万元,同时贷记“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
- C.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应贷记的金额为13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本年末存货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1200万元
- A.2025万元
- B.2250万元
- C.2700万元
- D.3000万元
- A.30万元
- B.53万元
- C.15万元
- D.8万元
- A.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该项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 B.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都应估计可收回金额,以确认是否发生减值
- C.确认减值时应该优先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之后的净额作为可收回金额
- D.如果资产没有出现减值迹象,则企业不需对其进行减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