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必须在一年内出售
- B.必须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出售
- C.能够在公开市场交易并且有明确的市价
- D.持有投资作为剩余资金的存放形式,并保持流动性和获利性
- E.投资成本易于确定
- A.董事会作出出售子公司决议
- B.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 C.董事会作出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决议
- D.债务人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自然灾害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 A.债务重组日确定的A公司的或有支出为16000元
- B.债务重组日确定的A公司的未来应付金额为864000元
- C.债务重组日确定的B公司的未来应收金额为848000元
- D.如果重组后第一年A公司实现盈利,则B公司应在第三年年末确认16000元的营业外收入
- E.如果重组后第一年A公司未实现盈利,则A公司应在第三年年末确认16000元的其他资本公积
- A.交纳年会费
- B.交纳交易手续费
- C.收到退还的质押品
- D.以国债抵押划入保证金
- E.实物交割中支付的违约罚款
- A.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消
- B.内部应付债券与长期债权投资的抵消
- C.调整合并盈余公积
- D.存货所包含的内部未实现的销售利润的抵消
- E.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 10
-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已经确定,不需要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
- B.商品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没有实质影响
- C.商业折扣成功与否取决于买方付款是否及时
- D.现金折扣采用总价法记账时,销售方将现金折扣视为融资的理财费用,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 E.现金折扣采用净价法记账时,销售方将客户超过付款期而多收的收入,视为提供信贷获得的收入处理
- A.借款手续费用
- B.发行公司债券所发生的利息
- C.发行公司债券所发生的溢价
- D.发行公司债券折价的摊销
- E.外币借款汇兑损失
- A.正常商品销售中,一般应按照非关联交易加权平均价确认关联交易的收入
- B.仅限于关联方之间的正常商品交易,确认收入的金额一般不超过该商品账面价值的120%
- C.仅限于关联方之间的正常商品交易,按照该商品账面价值确认收入
- D.与关联方之间非正常商品销售不得确认收入
- E.与关联方之间非正常商品销售按照该商品账面价值确认收入
- A.“应付账款”年初余额50000元
- B.“存货”年末余额205000元
- C.本年商品销售成本350000元
- D.本年商品销售收入700000元
- E.本年商品销售成本为395000元
- A.累计折旧
- B.营业税
- C.增值税
- D.清理人工费用
- E.保险赔偿
- A.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
- B.借记“其他业务支出”账户
- C.增加“营业外支出”或减少“营业外收入”
- D.增加“其他业务支出”或减少“其他业务收入”
- A.投资收益
- B.递延税款贷项
- C.预提费用的减少
- D.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 E.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
- A.单独计提折旧16.67万元
- B.单独计提折旧12.5万元
- C.单独计提折旧50万元
- D.单独计提折旧50万元,转入长期待摊费用200万元
- A.期货保证金
- B.投资收益
- C.期货损益
- D.管理费用
- A.91.791
- B.93.8
- C.125.29
- D.127.3
- A.借:短期投资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 B.借:短期投资500000 应收利息35000 贷:银行存款535000
- C.借:短期投资530000 应收利息5000 贷:银行存款535000
- D.借:短期投资505000 应收利息30000 贷:银行存款535000
- A.提取13.5
- B.提取16
- C.冲减5
- D.冲减4
- A.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
- B.购入时发生的运杂费
- C.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
- D.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用
- A.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存货”
- B.借记“营业利润”,贷记“存货”
- C.借记“投资收益”,贷记“存货”
- D.借记“净利润”,贷记“存货”
- A.披露7%的最高资本化率
- B.披露4%的最低资本化率
- C.披露5.5%的平均资本化率
- D.分别披露各季度的资本化率
- A.在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收入
- B.在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
- C.在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
- D.在中期资产负债表日不确认收入
- A.-2400
- B.8800
- C.-2600
- D.1000
- 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 B.期末计提带息应收票据利息
- C.外币应收账款发生汇兑损失
- D.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某金融机构的款项无法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