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将生产的产品用于市场推广
- B.将生产的产品用于职工福利
- C.将资产用于境外分支机构加工另一产品
- D.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境内分支机构之间转移
- A.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
- B.国家税务总局对非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5000元
- C.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没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
- D.国家税务总局对经营活动中有违法所得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 A.个人在企业促销中通过价格折扣得到的价格优惠
- B.个人从通信企业购买手机时所获得的赠送的话费
- C.个人用商场取得的消费积分兑换的商品
- D.个人在商场消费达到一定额度后,参与抽奖抽中的奖品
- 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 B.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 C.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存根联
- D.符合抵扣条件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 A.实行从价定率征收资源税的,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应税产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费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 B.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不缴纳资源税
- C.独立矿山、联合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按照本单位应税产品税额标准,依据收购的数量代扣代缴资源税
- D.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计算
- A.自2011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对家政服务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的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 B.个人从事金融商品买卖业务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 C.对拍卖行向委托方收取的手续费,免征营业税
- D.个人转让著作权,免征营业税
- A.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B.纳税人出租房产,自交付出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C.纳税人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D.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 A.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规定缴纳的保险费
- B.企业为投资者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 C.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 D.企业依照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
-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 B.合法性审查原则
- C.税务机关负举证责任原则
- D.由税务机关负责赔偿的原则
- A.进口货物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出口货物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24小时以前,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申报
- B.关税的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C.关税滞纳金按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比例按日征收,法定节假日可予扣除
- D.进出境货物和物品放行后,海关发现少征或者漏征税款,应当自缴纳税款或者货物、物品放行之日起2年内,向纳税义务人补征
- A.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自2011年10月1日起,对生产石脑油、燃料油的企业对外销售的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的石脑油、燃料油,征收消费税
- C.纳税人到外县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以已税酒精为原料连续生产低档白酒,准予扣除外购酒精的消费税
- A.古旧图书
- B.避孕药品和用具
- C.国家计划内出口的原油
- D.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 A.1250元
- B.1750元
- C.2500元
- D.3500元
-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 B.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 C.国内法优于国际法
- D.新法优于旧法
- A.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 B.办理纳税、退税和减免税申报
- C.建账建制
- D.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手续
- A.扣缴人不得采取邮寄申报的方式
- B.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不必办理纳税申报
- C.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 D.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及其所纳税种确定的纳税申报期限不具有法律效力
- A.对法人做出1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
- B.对公民做出1000元以上罚款的案件
- C.对法人做出没收非法所得处罚的案件
- D.对法人做出停止出口退税权处罚的案件
- A.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
- B.学校占用耕地建设校舍
- C.农村居民占用耕地开发经济林地
- D.公路线路占用耕地
- A.其他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 B.以粉煤灰、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氧化铝、活性硅酸钙
- C.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
- D.各种蔬菜罐头
- A.0
- B.120万元
- C.200万元
- D.240万元
- A.企业在搬迁期间发生的搬迁收入和搬迁支出,可以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 B.从搬迁开始,搬迁时间满5年的,企业应当进行搬迁清算,计算搬迁所得
- C.企业搬迁期间新购置的各类资产支出,可以直接在搬迁收入中扣除
- D.企业应当自搬迁开始年度,至次年5月31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搬迁相关资料
- A.10667元
- B.11732元
- C.26667元
- D.16000元
- A.建造高级公寓出售的,增值税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20%的,予以免税
- B.因国家建设需要而被政府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纳税人自行转让的,没有免征土地增值税的优惠
- C.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 D.对纳税人既建普通标准住宅,又搞其他房地产开发的,应分别核算增值额;未分别核算增值额或不能准确核算增值额的,其建造的普通标准住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是否减免
- A.3883.33元
- B.3905.88元
- C.3663.25元
- D.3275.94元
- A.10万元
- B.20万元
- C.9.5万元
- D.19万元
- A.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 B.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 C.工伤职工按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
- D.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的所得
- A.7500元
- B.17500元
- C.25000元
- D.90000元
- A.3360元
- B.2520元
- C.1680元
- D.0元
- A.发生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
- B.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原股东承继企业资产的,不视同清算
- C.企业债务重组,以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转让相关非货币性资产、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两项业务
- D.企业股权收购,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 A.原油是资源税的应税资源,包括天然原油和人造石油
- B.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并的原油,免征资源税
- C.纳税人以液体盐加工固体盐,按固体盐税额征税,以加工的固体盐数量为课税数量
- D.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不缴纳资源税
- A.1185元
- B.5000元
- C.2500元
- D.64000元
- A.8.5元
- B.9元
- C.10元
- D.12.5元
- A.商业批发企业收回委托加工的特制白酒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销售
- B.工业企业收回委托某外商投资企业加工的化妆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销售
- C.某烟厂委托某烟丝加工企业加工烟丝,收回后继续生产卷烟再销售
- D.某酒厂收回委托某外商投资企业加工的白酒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销售
- A.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原则
- B.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税法的灵魂
- C.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税收基本法
- D.印花税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
- A.17.16万元
- B.42.36万元
- C.41.06万元
- D.47.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