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被审计单位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高端清洁用品的外商独资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星级酒店、宾馆和大型饭店。除了在北京、上海直接向终端客户销售外,在全国其他地区均向省级或市级经销商销售。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显示:2012年度销售收入为112655260元,比上一年增长21%,董事会制定的当年预算目标是增长20%。201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9560810元,组成情况如下:共有226个客户,其中9个客户均为省级经销商,余额在100万元以上,占应收账款总额的38%,其余客户的余额均小于30万元。此外余额为10万元以上且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有15个。2012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余额为1879830元。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相结合的方式计提坏账准备,其中账龄分析法见下表:
账龄
计提比例(%)
6个月以上1年以下
10
1年以上2年以下
50
2年以上
100
部分财务数据见下表:
年度
项目
2012年
2011年
应收账款余额
39560810
27765338
坏账准备余额
-1879830
-1707400
销售收入金额
112655260
93103520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08
92
该公司2012年度的税前利润为8475623元,总体重要性水平为423781元,根据税前利润的5%获得。
要求:(1)注册会计师针对该公司销售业务流程应执行哪些风险评估程序?
(2)通过执行上述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中的哪些项目的哪项认定直接相关?
(3)针对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和实施哪些进一步审计程序?
- A.确认对业务流程的了解
- B.识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 C.评价控制设计的有效性
- D.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 A.注册会计师将与治理层就缺陷进行沟通
- B.注册会计师将增加计划的检查风险
- C.注册会计师将不会选择更多的样本项目进行审计
- D.注册会计师将围绕现金支出实施更广泛的实质性测试
- A.向公众传递信息、推介自己和工作
- B.夸大宣传提供的服务
- C.与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无根据的比较
- D.宣称拥有特殊的资质和经验
- A.注册会计师未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单个重大错报
- B.注册会计师未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多处非重大错报
- C.在内部控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 D.在内部控制表面上有效但实质上失效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
- A.导言段、管理层责任段、范围段、说明段、意见段、强调事项段
- B.导言段、管理层责任段、范围段、强调事项段、意见段、其他事项段
- C.导言段、管理层责任段、范围段、意见段、强调事项段、其他事项段
- D.导言段、管理层责任段、范围段、意见段、说明段、强调事项段
- A.授权
- B.业绩评价
- C.风险评估
- D.职责分离
- A.就甲公司管理层在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B.就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
- C.对甲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做出预测
- D.在审计报告中对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提出有限保证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B.控制测试
- C.实质性测试
- D.完成审计
- A.鉴证对象不适当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
- B.鉴证对象存在重大错报
- C.责任方认定未在所有重大方面做出公允表达
- D.鉴证工作范围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
- A.不能将控制风险确定为零
- B.永远不能信赖内部控制
- C.在信赖内部控制之前必须实施必要的控制测试
- D.内部控制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
- A.均值估计抽样
- B.比率估计抽样
- C.差额估计抽样
- D.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 A.期初应收账款在本期因收回而注销
- B.期初应收账款在本期因退货而注销
- C.期初应收账款一直到本期期末都未发生任何变动
- D.期初应收账款在本期被确认为坏账
- A.提供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还是有限保证
- B.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
- C.提出结论的方式是积极方式还是消极方式
- D.提出鉴证报告的形式是书面报告还是口头报告
- A.减少对由计算机实施的自动应用控制的测试
- B.增加对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的测试以得出它们是否运行有效的结论
- C.扩展用于降低控制风险以覆盖被审计财务年度更大范围的应用控制的测试
- D.忽略获取有关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它们是否得以执行的了解
- A.抽取供货商发票、验收报告或入库单,并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
- B.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对应的购货发票的日期
- C.抽取应付账款明细账,针对期末余额向供货商函证
- D.获取供货商对账单,并与甲公司会计记录进行核对
- A.ⅠⅡⅢ
- B.ⅡⅢⅠ
- C.ⅢⅠⅡ
- D.ⅡⅠⅢ
- A.在实施审计程序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 B.在实施审计程序后,针对可审计部分出具审计报告
- C.告知管理层,不能将该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 D.与管理层协商,将该项业务变更为简要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 A.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
- B.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
- C.试算平衡表工作底稿
- D.业务执行复核工作核对表
- A.被审计单位运用安全软件以限制对每项会计应用的接触
- B.员工被分配了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并必须每个季度更换一次
- C.销售系统自动计算销售数量总额,并将总数过人销售日记账主文件
- D.系统编程员被限制执行应用编程职责
- 26
-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在确定业务约定条款和处理业务类型变更时,如果是连续审计业务,在下列情况下,需要A注册会计师提醒甲公司管理层关注或修改现有业务的约定条款的有( )。
- A.注册会计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
- B.注册会计师更换两名审计助理人员
- C.甲公司对上期财务报表作出重述
- D.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近期发生变动
- A.计价和分摊
- B.分类
- C.存在
- D.完整性
- A.编制所审计财务报表依据的财务信息
- B.就会计调整分录的建议与客户管理层进行沟通
- C.依据来源于客户的数据提供工资服务
- D.分析监管机构要求提供的信息
- A.甲公司所在行业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 B.可能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经营计划和战略
- C.管理层对造成内部控制缺陷的实际原因的了解
- D.管理层的胜任能力
- A.鉴证对象适当
- B.客户使用标准适当但预期使用者不能获取该标准
- C.鉴证业务范围不存在任何限制
- D.可以委托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
- A.明确提及责任方和标准,如“我们认为,责任方做出的‘根据×标准,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这一认定是公允的”
- B.明确提及责任方,如“我们认为,责任方做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这一认定是公允的”
- C.明确提及鉴证对象,如“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
- D.明确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如“我们认为,根据×标准,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
- A.出具保留结论鉴证报告
- B.出具无法提出结论鉴证报告
- C.出具否定结论鉴证报告
- D.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 A.保留意见
- B.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 C.标准无保留意见
- D.无法表示意见
- A.鉴证对象
- B.鉴证对象信息
- C.鉴证程序
- D.鉴证结论
- A.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
- B.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
- C.实质上的独立性与形式上的独立性同样重要
- D.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更关注实质上的独立性
- A.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其内部控制
- B.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流程和内部控制是否与之前通过其他程序所获得的了解一致
- C.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 D.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
- A.计价和分摊
- B.权利和义务
- C.存在
- D.完整性
- A.与上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比较分析
- B.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为特别风险予以应对
- C.针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施专门的审计程序
- D.评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 A.检查请购单上的审批签字
- B.审阅采购合同条款
- C.观察采购商品到货后的验收工作
- D.询问甲公司采购流程
- A.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
- B.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及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C.甲公司2011年全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等会汁记录
- D.注册会计师认为与审计业务相关的甲公司全部经营资料
- A.时点的
- B.定量的
- C.预测的
- D.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