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报表中“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 B.报表中“应付职工薪酬”项目,根据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 C.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根据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 D.报表中“存货”项目,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汇总填列
- A.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即使在本期未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也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
- B.注册会计师如果将询问与检查或重新执行结合使用,通常能够获得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 C.注册会计师即使已获取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仍需将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合理延伸至期末
- D.注册会计师观察某一时点的控制,则可获取该控制在被审期间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 A.与客户发生意见分歧时,诉诸媒体
- B.接受同业复核,提供审计工作底稿
- C.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
- D.利用获知的客户信息买卖客户的股票
- A.函证针对的认定
- B.被询证者的政治身份
- C.沟通的方式
- D.预期的被询证者确认或提供信息的能力
- A.集团项目组应当在完成大部分审计工作后向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通报工作要求
- B.集团项目组向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通报的内容应当明确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应执行的工作和集团项目组对其工作的利用
- C.集团项目组应当制定拟审计或审阅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水平,:并通报给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
- D.集团项目组应向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通报与集团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特别是独立性要求
- A.将强调事项段紧接在审计意见段之后
- B.使用“强调事项”或其他适当标题
- C.明确提及被强调事项以及相关披露的位置,以便能够在财务报表中找到对该事项的详细描述
- D.指出审计意见没有因该强调事项而改变
- A.注册会计师可能将低于某一金额的错报界定为明显微小的错报,对这类错报不需要累积
- B.所谓明显微小的错报,是指“不重大”的错报,因为其汇总数明显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 C.明显微小错报的金额的数量级,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确定的重要性的数量级更小
- D.明显微小的错报,单独来看,无论从规模、性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若汇总起来看,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其是微不足道的
- A.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经审计,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底稿,以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审计证据
- B.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注册会计师通常可以通过本期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部分审计证据
- C.对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注册会计师通常检查形成期初余额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向第三方函证期初余额,或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 D.期初余额就是上期期末余额,因此注册会计师只需要核对两者是否一致即可
- A.计算该类存货2013年12月的毛利率,并与以前月份的毛利率进行比较
- B.进行销货截止测试,并检查期后是否存在大额销售退回
- C.仍将该类存货列入监盘范围并进行重点抽查
- D.选择2013年12月大额销售客户寄发询证函
- A.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 B.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 C.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D.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 A.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掺表审计中应当考虑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环境事项
- B.注册会计师考虑环境事项,是为了针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情况发表意见
- C.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环境事项导致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环境事项导致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 D.注册会计师应当阅读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所涉及的环境事项,以识别其是否与已审计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不~致
- A.项目组成员认为财务报表易于发生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方式和领域
- B.对接触现金或其他易被侵占资产的员工,管理层对其实施监督的情况
- C.如何在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中增加不可预见性
- D.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
- A.使用共同的名字、字号和标识
- B.定期交流客户资料、收费等信息
- C.拥有共同的经营战略和质量控制政策
- D.共同分担开发审计方法的成本
- A.被审计单位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决策
- B.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不愿延长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期间
- C.注册会计师发现管理层的舞弊行为
- D.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的性质
- A.固定资产的投保及其变动情况
- B.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情况
- C.固定资产的报废或毁损情况
- D.固定资产的抵押情况
- A.持续经营产生的利润
- B.非经常性收益
- C.资产总额
- D.营业收入.
- A.编制纳税申报表会对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产生影响
- B.会计师事务所不应承接该项服务业务
- C.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承接该服务业务
- D.接受编制纳税申报表会对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
- A.D公司对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没有实施比较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层未根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
- B.竞争者开发的新产品上市,可能导致D公司的主要产品在短期内过时,预示将出现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的减值
- C.D公司因相关环境法规的实施需要更新设备,可能面临原有设备闲置或贬值的风险
- D.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
- A.完整性
- B.发生
- C.准确性
- D.截止
- A.注册会计师可以适当缩小信息技术审计的范围
- B.注册会计师需要适当扩大信息技术审计的范围
- C.注册会计师可以不测试其信息化系统
- D.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对系统的相关控制功能进行审查
- A.尽管书面声明提供必要的审计证据,但其本身并不为所涉及的任何事项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B.管理层已提供可靠书面声明的事实,并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就管理层责任履行情况或具体认定获取的其他审计证据的性质和范围
- C.书面声明包括财务报表及其认定,以及支持性账簿和相关记录
- D.书面声明的日期应当尽量接近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但不得在审计报告日后
- A.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如果认为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
- B.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如果认为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 C.如果认为有必要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同一审计报告中对按照相同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的单一财务报表或者财务报表特定要素、账户或项目发表无保留意见
- D.如果因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导致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段中说明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原因
- A.审计报告应当具有标题,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
- B.如果审计报告包含“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部分,应当将其置于其他事项段中
- C.审计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日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
- D.如果审计报告同时提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审计准则,审计报告应当指明审计准则所述的国家或地区
- A.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注册会计师,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 B.项目合伙人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经常、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 C.将拟实施的实质性分析程序改为细节测试
- D.向审计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 A.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应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提及专家的工作
- B.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应在任何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提及专家工作
- C.在发表无保留意见的情况下,如果法律法规要求提及专家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指明,这种提及并不减轻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意见承担的责任
- D.在发表任何意见的情况下,如果提及专家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指明,这种提及并不减轻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意见承担的责任
- A.B注册会计师持有被审计单位市价约300元股票
- B.C注册会计师的姑姑于2012年购买了被审计单位5万元股票,交与C注册会计师代为管理。双方约定该股票投资如果出现盈利,则盈利的20%作为对C注册会计师的酬谢,如出现亏损,与C注册会计师无关
- C.D注册会计师的母亲持有被审计单位15%的股份,但其母亲并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经营
- D.E注册会计师在某小区居住,该小区业委会将临街门面房租给了被审计单位作仓库使用,根据以前三年的情况,平均每户业主可以在年终取得300元的租金收入
- A.管理层选择计量方法的理由是否合理
- B.管理层是否充分评价和恰当运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提供的、用以支持所选择的计量方法的标准(如存在)
- C.根据被估计的资产或负债的性质和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要求,评价计量方法是否适用于具体情况
- D.计量方法相对于各种情况是否均恰当
- A.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4年1月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凭证和销售发票
- B.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3年12月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凭证和销售发票
- C.抽取2013年12月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凭证和账簿记录
- D.抽取2013年12月的发运凭证,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
- A.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监控应当由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实施
- B.参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人员可以兼任该项业务的检查工作
- C.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将质量控制制度的监控结果传达给项目合伙人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其他适当人员
- D.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监控的过程及事项进行记录
- A.在确定是否识别出内部控制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就审计结果中的相关事实和情况与适当层级的管理层讨论
- B.如果识别出内部控制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已执行的审计工作,确定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是否构成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 C.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向治理层通报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通报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
- D.在解释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潜在影响时,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将这些后果量化
- A.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
- B.控制环境本身可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 C.在确定构成控制环境的要素是否得到执行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将询问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相结合以获取审计证据
- D.控制环境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具有广泛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控制环境的总体优势是否为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提供了适当的基础,并且未被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所削弱
- A.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以及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 B.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 C.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报告的收件人
- D.是否存在三方关系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
- A.以A公司的名义寄发银行询证函
- B.对A公司所有银行存款账户实施函证程序
- C.由A公司代为填写银行询证函后,交由注册会计师审核后直接发出并回收
- D.如果银行询证函回函结果表明没有差异,就可认定银行存款余额是正确的
- A.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注册会计师只要求询证者在不同意询证函列示信息的情况下才予以回函,
- B.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如果收到回函,则能够为财务报表认定提供说服力强的审计证据
- C.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如果未收到回函,则被询证者一定已收到询证函且核对无误
- D.在采用消极的函证方式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还需辅之以其他审计程序
- A.重大事项中应当包括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进行存货监盘的情形
- B.重大事项中应当包括注册会计师对收入舞弊的考虑
- C.如果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只要解决该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即可,无须记录形成最终结论时如何处理该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 D.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记录与管理层、治理层和其他人员对重大事项的讨论,包括讨论的内容、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