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审计单位偷税、漏税金额巨大
- B.怀疑被审计单位最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偷税、漏税行为
- C.被审计单位拒绝采取必要措施纠正偷税、漏税行为
- D.注册会计师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 A.被审单位是初次接受审计
- B.被审计单位有关某认定的控制不存在或无效时
- C.被审单位是再次接受审计,以前年度对控制风险水平评价较低
- D.受不常发生的交易和调整分录影响的账户的有关认定
- A.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B.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 C.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
- D.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
- A.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 B.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 C.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
- D.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 A.销售退回和折让是否附有按顺序编号并经主管人员核准的借项通知单
- B.所退回的商品是否具有仓库签发的退货验收报告
- C.销售退回和折让的审批与借项通知单的签发职责是否分离
- D.现金折扣是否经过适当授权,授权人与收款人的职责是否分离
- A.非货币性交易的类型
- B.非货币性交易涉及的金额
- C.非货币性交易的计价基础及实现的损益
- D.非货币性交易和货币性交易的划分标准
- A.独立性
- B.客观性
- C.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审计委托
- D.被审计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的品行
- A.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 B.前期审计中发现的会计调整事项
- C.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D.助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 B.《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 C.《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 D.《独立审计具体准则》
- 25
-
间接或有负债包括( )。
- A.未决诉讼
- B.未决索赔
- C.应收票据贴现
- D.应收账款抵债
- A.客户的律师
- B.债券的承销商
- C.内部审计人员
- D.债券持有者
- A.可容忍误差
- B.误差
- C.错误
- D.应调整审计差异
- A.分析性复核程序
- B.符合性测试程序
- C.实质性测试程序
- D.穿行测试程序
-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
- B.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 C.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 D.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 A.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 B.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
- C.穿行测试
- D.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 A.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 B.对会计报表反映的影响程度
- C.对会计报表审计的影响
- D.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
- A.2004年3月
- B.2012年3月
- C.2013年3月
- D.永久保存
- A.符合性测试
- B.实质性测试
- C.穿行测试
- D.内部控制调查
- A.审计目的
- B.审计方式
- 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 D.审计计划
- A.100000
- B.50000
- C.75000
- D.25000
- A.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就会减少,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
- B.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就会减少,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 C.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加,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
- D.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就会增加,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 A.编制审计计划
- B.执行控制测试
- C.执行实质性测试
- D.了解内部控制
- A.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B.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 C.分支机构的分布区域
- D.助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 A.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
- B.评价审计结果时
- C.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时
- D.提交审计报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