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模拟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限制资源最佳利用决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决策原则是主要考虑如何安排生产才能最大化企业的总的边际贡献
  • B、决策原则是主要考虑如何安排生产才能最大化企业的总的销售收入
  • C、应该优先安排生产单位限制资源的边际贡献最大的产品
  • D、应该优先安排生产单位限制资源的销售收入最大的产品
2

下列关于本期净经营资产净投资的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有()

  • A、本期总投资-折旧与摊销
  • B、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
  • C、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
  • D、期末经营资产-期初经营资产
3

以下属于金融市场附带功能的有()

  • A.资金融通功能
  • B.调节经济功能
  • C.风险分配功能
  • D.价格发现功能
4

下列关于股票发行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股票发行方式分为公开直接发行和不公开间接发行两种方式
  • B、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属于公开发行
  • C、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 D、公开发行证券不需要对其进行限定
5

提高质量时,下列成本会短期内会提高的有()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6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受折扣百分比、折扣期和信用期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使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提高的情况有()

  • A、信用期、折扣期不变,折扣百分比提高
  • B、折扣期、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延长
  • C、折扣百分比不变,信用期和折扣期等量延长
  • D、折扣百分比、信用期不变,折扣期延长
7

下列有关成本中心考核指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下的标准成本
  • B、标准成本中心承担完全成本法下产生的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责任
  • C、按费用预算对费用中心进行考核时,如果出现了预算的有利差异说明成本控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达到了应有的节约程度
  • D、企业职工个人不能构成责任实体,因而不能成为责任控制体系中成本中心的考核对象
8

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外部因素的有()

  • A、资本市场
  • B、资产结构
  • C、盈利能力
  • D、利率
9

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缺点有()

  • A、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
  • B、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 C、不能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 D、各年股利的变动较大
11

在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时,需要考虑的包括()

  • A、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 B、必要的工间休息
  • C、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
  •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13

下列关于股利理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股利无关论认为股利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价值
  • B、税差理论认为,由于股东的股利收益纳税负担会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纳税负担,企业应采取高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
  • C、“一鸟在手”理论认为,企业应实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 D、客户效应理论认为,边际税率较高的投资者会选择实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
14

下列有关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它是一定期间企业提供给所有投资人(包括债权人和股东)的全部税后现金流量
  • B、它是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的剩余部分
  • C、它是企业分配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
  • D、它通常受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而改变现金流量的数额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短期经营决策步骤的有()

  • A、明确决策问题和目标
  • B、收集相关资料并制定备选方案
  • C、对备选方案作出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 D、决策方案的实施与控制
17

下列关于全面预算中的资产负债表预算编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编制资产负债预算的目的,在于判断预算反映的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 B、资产负债表期末预算数额面向未来,通常不需要以预算期初的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
  • C、通常应先编资产负债表预算再编利润表预算
  • D、存货项目的数据,来自直接材料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18

下列有关股票股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盈利总额与市盈率不变,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下降
  • B、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 C、通过增加股票股数降低每股市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 D、每位股东所持有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保持不变
19

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下列方法中,会导致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本月完工产品负担的方法有()

  • A、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 B、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 C、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 D、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20

企业采用固定股利分配政策的理由是()

  • A、最大限度地用收益满足筹资的需要
  • B、向市场传递企业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 C、使企业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 D、使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21

下列关于抛补性看涨期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抛补性看涨期权就是股票加空头看涨期权组合
  • B、出售抛补性看涨期权是机构投资者常用的投资策略
  • C、当股价大于执行价格时,抛补性看涨期权的净收入为执行价格,净损益为期权价格加执行价格减股票购买成本
  • D、当股价小于执行价格时,抛补性看涨期权的净收入为执行价格,净损益为期权价格
22

某生产车间是一个标准成本中心,下列各项中可以由其决定的是()

  • A、每件产品的价格
  • B、产品的生产数量
  • C、生产的产品种类
  • D、工人的工作时间
24

下列关于债券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折价发行债券
  • B、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而言,提前偿还所支付的价格通常要高于债券的面值,并随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下降
  • C、当预测利率上升时,企业一般会提前赎回债券,以保护自身利益
  • D、用发行新债券得到的资金来赎回旧债券属于提前偿还常用的办法
27

某企业目前流动比率为0.9,若赊购材料若干,则赊购后企业()

  • A、营运资本增加
  • B、流动比率上升
  • C、速动比率提高
  • D、现金比率提高
28

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是()

  • A、财务预算
  • B、销售预算
  • C、产品成本预算
  • D、生产预算
29

下列关于债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债券的到期日指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日期
  • B、债券的票面利率就是有效年利率
  • C、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
  • D、债券的面值就是债券的价值
33

应用市盈率模型评估企业的股权价值,在确定可比企业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收益增长率
  • B、营业净利率
  • C、未来风险
  • D、股利支付率
35

甲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产品Ⅰ为盈利产品,产品Ⅱ为亏损产品,产品Ⅱ销量为1 000件,单价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固定成本为60 000元,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产品Ⅱ停产后会使企业利润增加40 000元
  • B、产品Ⅱ停产后会使企业利润减少10 000元
  • C、产品Ⅱ停产后会使企业利润减少40 000元
  • D、产品Ⅱ停产后会使企业利润增加10 000元
36

下列各项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 A、管理人员工资
  • B、取暖费
  • C、职工培训费
  • D、财产保险费
37

在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中,引起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是()

  • A.数量动因
  • B.产品动因
  • C.作业成本动因
  • D.资源成本动因
38

通常发生在产品被消费者接受以后的阶段的成本是()

  • A.预防成本
  • B.鉴定成本
  • C.内部失败成本
  • D.外部失败成本
39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和成长维度指标的是()

  • A.餐厅营业额
  • B.客户关系维护
  • C.处理单个订单的时间
  • D.新产品类型的开发
40

下列关于价值评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价值评估使用的方法一般是定量分析法,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在评估时,不可能导致结论的不确定
  • B、在价值评估时,只关注企业价值的最终评估结果
  • C、价值评估认为,股东价值的增加不一定只能利用市场的不完善才能实现,若市场是完善的,价值评估也有实际意义
  • D、对于相信基础分析的投资人来说,可根据价值评估提供的信息,寻找并且购进被市场低估的证券或企业,以期获得高于必要报酬率的收益
42

作业动因按一定方法可以分为:业务动因、持续动因和强度动因。其中,持续动因的假设前提是()

  • A.执行一次作业的成本相等
  • B.执行一次作业耗用的时间和单位时间耗用的资源相等
  • C.执行作业的单位时间内耗用的资源是相等的
  • D.执行一次作业耗用的时间是相等的
43

下列财务活动中,可能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为()

  • A、降低资产负债率
  • B、配股
  • C、股票回购
  • D、降低股利支付率
47

下列各项报告中,能反映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其绩效的是()

  • A、质量成本报告
  • B、成本中心业绩报告
  • C、质量绩效报告
  • D、利润中心业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