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激励
- B.规定资金的用途
- C.提前收回借款
- D.限制发行新债数额
- A.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
- B.收账费用
- C.存货数量
- D.现金折扣
- A.工业工程式法可以在需要对历史成本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的情况下使用
- B.工业工程法是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原理的运用
- C.工业工程法可以在历史成本数据不可靠的情况下使用
- D.工业工程法可以在没有历史成本数据的情况下使用
- A.有税MM理论
- B.权衡理论
- C.代理理论
- D.优序融资理论
- A.上述影响税前利润的因素中,单价是最敏感的,固定成本是最不敏感的
- B.当单价提高l0%时,税前利润将增长8 000元
- C.当单位变动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40%时.企业将转为亏损
- D.企业的安全边际率为66.67%
- A.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与资本结构无关,仅取决于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
- B.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有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随负债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 C.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与资本结构有关,随负债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 D.一个有负债企业在有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权益资本成本要比无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权益资本成本高
- A.公司不可以用股本发放股利,但是可以用资本公积发放
- B.支付股利可以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
- C.公司年度累计净利润必须为正数时才可以发放股利
- D.如果公司已经无力偿付负债,则不能支付股利
- A.操作疏忽致使废品增加
- B.机器或工具选用不当
- C.违反采购合同被罚款
- D.紧急订货形成的采购成本增加
- A.易变现率低
- B.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弱
- C.债券压力大
- D.资本成本低
- A.办公费
- B.差旅费
- C.购置成本
- D.电报、电话费等
- A.多头看涨期权到期H价值=Max(股票市价一执行价格,0)
- B.空头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一Max(执行价格一股票市价,0)
- C.多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Max(执行价格一股票市价,0)
- D.空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一Max(执行价格一股票市价,0)
- A.应付账款
- B.短期借款
- C.应付票据
- D.预收账款
- A.财务杠杆越高,税盾的价值越高
- B.如果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包括负债和普通股,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公司所得税税率,财务杠杆系数不变
- C.企业对财务杠杆的控制力要弱于对经营杠杆的控制力
- D.资本结构发生变动通常会改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 A.利率
- B.市场风险溢价
- C.税率
- D.资本结构
- A.销售预测
- B.估计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
- C.估计各项费用和保留盈余
- D.估计所需融资
- A.现金和现金流
- B.现值和折现率
- C.项目价值
- D.资本成本
- A.到期收益率法
- B.可比公司法
- C.风险调整法
- D.财务比率法
- A.认股权证是一种看涨期权,可以使用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模型对认股权证进行定价
- B.使用附认股权债券筹资的主要目的是当认股权证执行时,可以以高于债券发行日股价的执行价格给公司带来新的权益资本
- C.使用附认股权债券筹资的缺点是当认股权证执行时,会稀释股价和每股收益
- D.为了使附认股权债券顺利发行,其内含报酬率应当介于债务市场利率和普通股成本
- 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
-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 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两因素: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
- D.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计入存货成本不太合理,最好直接转本期损益
- A.要求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比较优势上,而不是日常的运行上
- B.“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比较优势原则的一个应用
- C.优势互补是比较优势原则的一个运用
- D.比较优势原则创造价值主要是针对直接投资项目领域而不是金融投资项目领域
- A.个人独资企业
- B.合伙企业
- C.公司制企业
- D.家族企业
- A.金融市场和普通商品市场类似,也是一种交换商品的场所
- B.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主要是证券
- C.金融交易大多只是货币资产使用权的转移
- D.金融交易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同时转移
- A.面值代表发行人借入并承诺于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偿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
- B.票面利率指债券发行者预计一年内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
- C.债券利息要根据债券面值和实际利率来计算
- D.债券的付息方式可能是半年一次、一年一次、到期日一次总付
- A.信号传递原则是引导原则的延伸
- B.信号传递原则要求公司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 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 的信息
- C.信号传递原则要求根据公司的行为判断它未 来的收益状况
- D.自利原则是行动传递信号原则的一种运用
- A.它不必每月重复编制
- B.它只能用于间接费用预算的编制
- C.弹性预算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成本性态的分析水平
- D.可以编制一系列业务量的预算成本
- A.在通货膨胀时金融资产名义价值上升
- B.金融资产并不构成社会的实际财富
- C.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比实物资产强
- D.金融资产的期限是人为设定的
- A.一方获利只能建立在另一方付出的基础上
- B.在已经成为事实的交易中,买进的资产和卖 出的资产总是一样多
- C.“零和博弈”中双方都按自利行为原则行事, 谁都想获利而不是吃亏
- D.在市场环境下,所有交易从双方看都表现为“零和博弈”
- A.通过租赁可以减税
- B.租赁合同可以减少某些不确定性
- C.购买比租赁有着更高的交易成本
- D.购买比租赁的风险更大
- A.债务筹资的成本低于权益筹资的成本
- B.现有债务的历史成本,对于未来的决策是不相关的沉没成本
- C.债务的承诺收益率即为债务期望收益率
- D.对筹资人来说可以违约的能力会降低借款的实际成本
- A.估计无风险报酬率时,通常可以使用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票面利率
- B.估计贝塔值时,使用较长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比使用较短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更可靠
- C.估计市场风险溢价时,使用较长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比使用较短年限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更可靠
- D.预测未来资本成本时,如果公司未来的业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则不能用企业自身的历史数据估计贝塔值
- A.部门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变动销售费用
- B.部门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变动销售费用一可控固定成本
- C.部门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变动销售费用一可控固定成本一不可控固定成本
- D.部门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变动销售费用一可控固定成本一不可控固定成本一公司管理费
- A.收账费用
- B.坏账损失
- C.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D.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的费用
- A.长期资本的数额大于长期资产
- B.流动比率大于1
- C.速动比率大于1
- D.企业通常没有偿债压力
- A.适中型筹资政策
- B.激进型筹资政策
- C.保守型筹资政策
- D.适中型或保守型筹资政策
- A.对于美式期权,时间越长,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越大,时间溢价也就越大
- B.期权的时间溢价与货币时间价值是相同的概念
- C.时间溢价是“波动的价值”
- D.如果期权已经到了到期时间,则时间溢价为零
- A.资产净利率
- B.权益净利率
- C.权益乘数
- D.资产周转率
- A.122
- B.230
- C.115
- D.39
- A.5%
- B.5.39%
- C.5.68%
- D.10.34%
- A.50
- B.25
- C.60
- D.40
- A.股票股利会导致股东财富的增加
- B.股票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结构发生变化
- C.股票股利会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出
- D.股票股利会引起负债的增加
- A.销售预算
- B.生产预算
- C.直接材料预算
- D.标准成本资料
- A.债券溢价发行,发行后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间的缩短而逐渐下降,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债券面值
- B.债券折价发行,发行后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问的缩短而波动上升,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债券面值
- C.债券折价发行,发行后债券价值随到期时间的缩短而逐渐下降,至到期日债券价值等于债券面值
- D.债券按面值发行,发行后债券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波动
- A.8 000
- B.5 500
- C.9 000
- D.10 000
- A.弹性较大,发行成本低
- B.需经中介机构承销
- C.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
- D.股票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 A.财务管理的双方交易原则
- B.财务管理的引导原则
- C.财务管理的市场估价原则
- D.财务管理的风险一报酬权衡原则
- A.实物期权中扩张期权属于看涨期权而时机选择期权和放弃期权属于看跌期权
- B.对于看涨期权来说,期权价格是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而上涨,当股价足够高时期权价格可能会高于股票价格
- C.假设影响期权价值的其他因素不变,股票价格上升时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欧式看跌期权的价值下降,股票价格下降时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美式看跌期权价值上升
- D.对于未到期的看涨期权来说,当其标的资产的现行市价低于执行价格时,该期权处于虚置状态,其当前价值为零
- A.1.8921
- B.1.2658
- C.0.9816
- D.1.8587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逐步结转分步法
- D.平行结转分步法
- A.弱式有效市场
- B.半弱式有效市场
- C.半强式有效市场
- D.强式有效市场
- A.年初余额
- B.年末余额
- C.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的平均值
- D.各月末余额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