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便于按部门资产的风险不同,调整部门的资本成本
- B.计算数据可直接来自现有会计报表
- C.能够反映部门现金流量的状况
- D.能促使部门经理的决策与企业总目标一致
- A.品种法下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 B.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 C.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不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 D.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
- A.增量预算法又称调整预算法
- B.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的工作量大
- C.增量预算法不利于调动各部门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
- D.采用零基预算法在编制费用预算时,需要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
- A.延长信用期会增加坏账损失
- B.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
- C.延长信用期不利于销售额的增加
- D.延长信用期限将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 A.发行范围广,易募足资本
- B.股票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 C.有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 D.发行成本低
- A.如果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3%,则实际利率为8%-3%=5%
- B.如果第二年的实际现金流量为100,通货膨胀率为5%,则第二年的名义现金流量为100×(1+5%)
- C.如果存在恶性的通货膨胀或预测周期特别长,则使用实际利率计算资本成本
- D.如果名义利率为8%,通货膨胀率为3%,则实际利率为4.85%
- A.计算责任成本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
- B.责任成本的计算范围是各责任中心的全部成本
- C.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主要强调事先的成本计算,而责任成本重点是事后的计算、评价和考核
- D.如果某管理人员不直接决定某项成本,则无需对该成本承担责任
- A.都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
- B.都会导致股数增加
- C.都会导致每股面额降低
- D.都可以达到降低股价的目的
- A.有价证券的收益率提高
- B.管理人员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提高
- C.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量提高
- D.企业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增加
- A.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低
- B.偿还期限长的债券价值高,
- C.两只债券的价值相同
- D.两只债券的价值不同,但不能判断其高低
- A.认股权证筹资灵活性较高
- B.发行价格比较容易确定
- C.可以降低相应债券的利率
- D.附带认股权证的债券发行者,主要目的是发行认股权证
- A.本年可持续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
- B.本年实际增长率>上年可持续增长率
- C.本年实际增长率=本年可持续增长率
- D.本年实际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 A.8%
- B.7.92%
- C.8.16%
- D.6.78%
- A.采取监督方式
- B.采取激励方式
- C.同时采取监督和激励方式
- D.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者之和最小的办法
- A.赊购原材料
- B.用现金购买债券(不考虑手续费)
- C.接受股东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 D.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按账面价格作价)
- A.一方获利只能建立在另外一方付出的基础上
- B.在已经成为事实的交易中,买进的资产和卖出的资产总是一样多
- C.在“零和博弈”中,双方都按自利行为原则行事,谁都想获利而不是吃亏
- D.在市场环境下,所有交易从双方看都表现为零和博弈
- A.租金仅指租赁资产的购置成本
- B.租金不仅仅指租赁资产的购置成本
- C.仅以手续费补偿出租人的期间费用
- D.利息和手续费就是出租人的利润
- A.息税前利润增长15%
- B.每股收益增长30%
- C.息税前利润增长6.67%
- D.每股收益增长到1.3元
- A.2050
- B.2000
- C.2130
- D.2060
- A.4100元
- B.8000元
- C.5000元
- D.7900元
- 27
-
已知2010年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为100%,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为40%,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没有可动用金融资产。2011年预计留存收益率为50%,销售净利率10%,则2011年内含螬长率为( )。
- A.10.2%
- B.9.09%
- C.15%
- D.8.3%
- A.通常认为,政府债券没有违约风险,可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 B.通常认为,在计算公司资本成本时选择长期政府政府债券比较适宜
- C.应当选择上市交易的政府长期债券的票面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
- D.1+r<sub>名义</sub>=(1+r<sub>实际</sub>)(1+通货膨胀率)
- A.材料数量差异应该全部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
- 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 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 D.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其中的“标准数量=标准产量×单位产品标准用量”
- A.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置一台大型机械设备
- B.为扩大营业面积,与租赁公司签订一项新的长期房屋租赁合同
- C.补充长期资本,使长期资本的增加量超过长期资产的增加量
- D.提高流动负债中的无息负债比率
- A.24.48%
- B.36.73%
- C.27.07%
- D.10.5%
- A.股利无关论认为,在完美资本市场的条件下,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股利的支付比率也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 B.“一鸟在手”理论认为,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应该实施低股利分配率的股利政策
- C.代理理论认为,实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有利于降低因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引发的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
- D.信号理论认为,股利分配政策可以向市场传递企业的信息,一般而言随着股利支付率增加,企业股票价格应该是上升的,随着股利支付率下降,企业股票价格应该是下降的
- A.无论企业是否有负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 B.无论企业是否有负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保持不变
- C.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全部预期收益(永续)按照与企业风险等级相同的必要报酬率所计算的现值
- D.有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保持不变
- A.随着时间的延长,期权价值增加
- B.执行价格越高,期权价值越高
- C.股票价格越高,期权价值越高
- D.股价的波动率增加,期权价值增加
- A.甲方案
- B.乙方案
- C.丙方案
- D.丁方案
- A.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可提供给全部投资人的税后现金流量
- B.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一资本支出
- C.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十折旧与摊销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一资本支出
- D.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十税后利息费用
- A.市场投资没有交易成本
- B.投资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 C.允许以市场利率借入或贷出款项
- D.未来股票的价格将是两种可能值中的一个
- A.折现现金流量模型
- B.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C.财务比率法
- D.债券报酬率风险调整模型
- 39
-
假设某项目的实际现金流量分别为:NCF0=-150万元,NCF1=50万元,NCF2=60万元,NCF3=80万元。若名义资本成本为10%,预计一年内的通货膨胀率为5%,则该项目的净现值为( )万元。
- A.40
- B.21.14
- C.151.97
- D.21.97
- A.20%
- B.10%
- C.5%
- D.8%
- A.3547.92
- B.3835.68
- C.4747.89
- D.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