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固定资产投资
- B.无形资产投资
- C.流动资产投资
- D.开办费投资
- A.标准差
- B.相关系数
- C.方差
- D.协方差
- A.外部因素是公司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
- B.流动风险是指无法在短期内转让投资的风险
- C.购买力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产生的
- D.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
- A.2005年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0%
- B.2005年年末产权比率为66.67%
- C.2005年利息保障倍数为7.5
- D.2005年年末长期资本负债率为20%
- A.掌握各项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
- B.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
- C.改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
- D.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A.权益乘数
- B.收益留存率
- C.权益净利率
- D.资产周转率
- A.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计入当期营业成本
- B.计算差异调整率,将已分配作业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 C.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计入当期生产成本
- D.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计入当期制造成本
- A.股利年增长率
- B.市场利率
- C.年支付股利
- D.β系数
- A.股价上扬风险
- B.增加筹资中的利率冲突
- C.丧失低息优势
- D.财务风险
- A.权益乘数
- B.变化系数
- C.β系数
- D.经营杠杆系数
- A.支付股利
- B.销售收入
- C.投资额
- D.资本成本率
- A.可能存在部分存货已经损失但尚未处理的情况
- B.部分存货已抵押给债权人
- C.可能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存货估价问题
- D.存货可能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
- A.收款法付息
- B.贴现法付息
- C.贷款期内定期等额偿还贷款
- D.到期一次偿还贷款
- A.投资中心的责任指标通常包括投资周转率和剩余收益
- B.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
- C.剩余收益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低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
- D.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
- A.仓库人员的固定月工资
- B.存货的年耗用量
- C.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
- D.保险储备量
- A.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 B.产成品与月末狭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C.产成品与月末广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D.产成品与月末加工中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 A.依据理财的“自利原则”,当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大于清算价值时,投资人通常会选择持续经营
- B.如果现金流量下降,或者资本成本提高,使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清算价值,则企业必然要进行清算
- C.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应当是持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中较高的一个
- D.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是其持续经营价值超过清算价值
- A.16.89
- B.15
- C.15.87
- D.14.26
- A.购买国债一般没有违约风险和变现力风险
- B.购买国债仍可能遇到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 C.债券投资主要面临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变现力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 D.购买即将到期的优质长期债券可避免利率风险、变现力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 A.30元
- B.40元
- C.25元
- D.35元
- A.3
- B.2
- C.1
- D.4
- A.5800
- B.6000
- C.5400
- D.4800
- A.4.4859
- B.7.7156
- C.4.9350
- D.8.4877
- A.用存货进行长期投资
- B.向银行借入款项
- C.赊购原材料
- D.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
- A.5%
- B.4%
- C.2%
-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