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若该零件也可以自制,每天产量预计为200件,该公司已具备生产该零件的完全生产能力且无法转移,每次生产准备成本为4000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1元,单位自制变动成本为80元,求零件自制的经济批量。
- 26
-
资产负债率;
- 27
-
流动资产和流动比率;
- A.债券成本
- B.银行借款成本
- C.普通股成本
- D.留存收益成本
- A.100×(F/P,8%,5)
- B.100×(F/P,4%,10)
- C.100×(F/A,8%,5)
- D.100×(F/P,8.16%,5)
- A.某作业成本调整率=该作业本期实际发生成本-本期已分配成本本期已分配成本
- B.某项作业成本调整额=该项已分配作业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率
- C.产品实际作业成本=∑(某项已分配成本+该作业成本调整额)
- D.将调整后的作业成本(即实际成本)加总,即可得出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
- A.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 B.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 C.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生产能量标准工时
- D.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 A.管理人员薪酬
- B.折旧费
- C.职工培训费
- D.研究开发支出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 C.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 D.定额比例法
- A.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 B.增加借款可以增加债务价值以及企业价值,但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
- C.追加投资资本可以增加企业的股东权益价值,但不一定增加股东财富,因此股东权益价值最大化不是财务目标的准确描述
- D.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度量
- A.物价持续上升
- B.金融市场利率走势下降
- C.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
- D.企业盈余不稳定
- A.经济生产批量为1200件
- B.经济生产批次为每年12次
- C.经济生产批量占用资金为30000元
- D.与经济生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是3000元
- A.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税负减少
- B.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 C.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
- D.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 A.沉没成本
- B.过去成本
- C.机会成本
- D.未来成本
- A.股票市价
- B.执行价格
- C.股票的波动率
- D.无风险利率
- A.流动比率提高
- B.短期偿债能力增强
- C.盈利能力提高
- D.坏账成本下降
- 42
-
现金预算一般包括( )。
- A.现金收入
- B.现金支出
- C.现金多余与不足
- D.营业现金流量
- A.降低销售量
- B.减少固定成本
- C.提高售价
- D.提高预计利润
- A.通过租赁而融资
- B.通过租赁取得短期使用权
- C.通过租赁而最后购入该设备
- D.通过租赁增加长期资金
- A.单位边际贡献上升
- B.变动成本率上升
- C.安全边际下降
- D.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下降
- A.属于同一类的作业
- B.属于同一水准作业
- C.有大致相同的消耗比率
- D.同一生产过程
- 4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看涨期权的买入方预测未来标的资产价格会下跌
- B.看涨期权的买入方的最大损失为买入期权的成本
- C.看涨期权的卖出方的最大损失为卖出期权的收益
- D.看跌期权的卖出方认为目前标的资产价格低估
- A.账面价值加权
- B.实际价值加权
- C.目标资本结构加权
- D.历史价值加权
- A.单价提高至13元
- B.固定成本降低为2500元
- C.单价变动成本降为7元
- D.销量增加1200件
- A.0.1448
- B.0.16
- C.0.18
- D.0.12
- A.高
- B.低
- C.相等
- D.可能高也可能低
- A.0.1667
- B.0.1875
- C.0.3
- D.0.25
- A.1年
- B.半年
- C.1季
- D.1月
- A.实施成本控制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 B.实施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
- C.成本控制是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
- D.成本控制在整个企业的控制系统中起着综合的作用
- A.当增加投资组合中资产的种类时,组合风险将不断降低,而收益率仍然是个别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
- B.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多样化到一定程度后,唯一剩下的风险是系统风险
- C.在充分组合的情况下,单个资产的风险对于决策是没有用的,投资人关注的只是投资组合的风险
- D.在投资组合理论出现以后,风险是指投资组合的全部风险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B.约当产量法
-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
- D.定额比例法
- A.4
- B.3
- C.2
- D.5
- A.17.531
- B.15.937
- C.14.579
- D.12.579
- A.13.75
- B.37.5
- C.25
- D.25.75
- A.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 B.采用固定股利额政策可能造成股利支付与盈余脱节
- C.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精密地配合,有利于稳定股价
- D.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有利于吸引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
- A.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增长(减少)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增长(减少)的幅度
- B.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 C.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
- D.当企业的销售量处于盈亏平衡点时,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
- A.5210元
- B.5000元
- C.8750元
- D.11250元
- A.采购人员的计时工资
- B.采购部门的管理费用
- C.差旅费
- D.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 A.932.22元
- B.1000元
- C.1053.51元
- D.950.25元
- A.4.17
- B.4.8
- C.1.2
- D.20
- A.100
- B.170
- C.200
- D.230
- A.净增效益原则
- B.比较优势原则
- C.期权原则
- D.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 A.生产预算
- B.销售预算
- C.直接材料预算
- D.直接人工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