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合并、分立、清算
- B.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
- C.资产转让、置换、拍卖
- D.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 A.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 B.合伙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 C.合伙人故意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 D.合伙人被依法宣告死亡
- A.须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
- B.须该合伙人的退伙不致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
- C.必须提前10天通知其他合伙人
- D.必须提前30天通知其他合伙人
- A.财务咨询公司
- B.计算机制造公司
- C.房地产开发公司
- D.出租汽车公司
- A.阳光
- B.房屋
- C.经济决策行为
- D.非专利技术
- A.债权
- B.财产所有权
- C.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经营权
- D.使用权
- A.国有企业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
- B.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方职工的工资差额
- C.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用企业按国家规定拨付的活动经费结余购建的资产
- D.国有企业以货币、实物独资创办的以集体所有制名义注册登记的企业净资产
- A.合营企业的董事长即可以由中方担任,也可以由外方担任
- B.合营企业的董事长必须由出资最多的一方担任
- C.合营企业的董事长由合营各方协商确定或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 D.合营企业的董事长由一方担任的,副董事长必须由他方担任
- A.合作企业合同自审批机关颁发合作企业批准证书之日起生效
- B.合作企业合同的重大变更须经审批机关批准
- C.合作企业合同内容与合作企业章程不一致的,应以合作企业合同为准
- D.合作企业合同中可以订明合作企业期限,也可以不订明合作企业期限
- A.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交易的清算和交收
- B.受发行人的委托派发证券权益
- C.为客户办理证券的存管和过户
- D.依法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进行监督管理
- A.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
- B.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
- C.开业后满6个月尚未盈利
- D.开业后1个月即停业,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 A.公司名称
- B.公司成立日期
- C.公司注册资本
- D.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
- E.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 A.农村承包经营户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地
- B.依法被监管的财产
- C.股份有限公司依转让方式获得的土地使用权
- D.乡镇企业所有的房屋
- A.向其中一方合伙人转让时,无需通知,也无需征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
- B.向其中一方合伙人转让时,无需征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但应通知其他合伙人
- C.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时,应通知其他合伙人,但无需征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
- D.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时,应征得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
- A.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
- B.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 C.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 D.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 A.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 B.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
- C.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
- D.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A.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 B.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投资
- C.将外购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 D.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 A.股东住所地
- B.股东名册正本存放地
- C.股东名册副本存放地
- D.境外上市地
- A.持证会计人员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给国家、集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B.持证会计人员受到2次记大过行政处分的
- C.弄虚作假骗取会计证的
- D.会计人员因解聘离开原工作单位的
- A.10%
- B.25%
- C.50%
- D.55%
- A.50
- B.100
- C.110
- D.05
- A.10万元
- B.350万元
- C.50万元
- D.100万元
- A.个人独资企业解散,不得由投资人自行清算
- B.个人独资企业在清算期间,可以适当开展与清算目的无关的经营活动
- C.个人独资企业清算结束后,由债权人会议编制清算报告
- D.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可以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 A.财政部
- B.国务院
- C.单位负责人
- D.上级主管部门
- A.1亿元
- B.2亿元
- C.3亿元
- D.5亿元
- A 解聘或者聘任公司经理
- B 对合并、分立、解散合作决议
- C 对增减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 D 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 A.2人以上200人以下
- B.2人以上100人以下
- C.2人以上
- D.2人以上50人以下
- A.5 7
- B.5 10
- C.7 10
- D.7 15
- A.10%
- B.5%-10%
- C.14%
- D.25%
- A.总经理办公会
- B.董事会
- C.股东会
- D.职工代表大会
- A.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6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
- B.重整计划草案由债务人或管理人负责制作
- C.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重整计划草案之日起30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
- D.重整计划由管理人负责执行
- A.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
- B.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
- C.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6个月
- D.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2年
- A.国有企业为安置企业富余人员无偿转让给集体企业的资产
- B.国有企业投资创办的以集体企业名义注册登记的企业资产
- C.集体企业由国有企业提供担保而未发生担保责任使用银行贷款形成的资产
- D.国有企业职工缴纳的工会会费
- A.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负责
- B.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负责
- C.以其个人财产或家庭公共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D.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 A.6月1日
- B.6月10日
- C.6月20日
- D.6月30日
- A.同时履行抗辩权
- B.后履行抗辩权
- C.不安抗辩权
- D.解除合同
- A.会员大会
- B.理事会
- C.董事会
- D.股东会
- A.每月的最后1日支付
- B.每季度的最后1日支付
- C.前6个月的最后1日支付2/3利息,借款期限届满时支付剩余的1/3利息
- D.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利息
- A.清算组解除破产企业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时,破产企业依约应当支付的违约金
- B.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前因侵权给他人签订损失而立生的赔偿责任
- C.破产企业开办单位对破产企业未收取的管理费
- D.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
- A.北京市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裁定解决
- B.北京市上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裁定解决
- C.北京市人民政府裁定解决
- D.北京市人民法院依司法程序处理